[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车辆管理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20415.6 | 申请日: | 2020-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817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刘亮;谢辉;严锦灿;谢雨萍;滕永感;黄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华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G1/00 | 分类号: | G07G1/00;G07C9/00;B60R16/023;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广州智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49 | 代理人: | 孔德超 |
地址: | 5107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车辆 管理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车辆管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车辆管理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根据历史使用信息确定是否为借车方分配相应的车辆信息,若是,则将车辆信息与借车方的身份信息进行关联;根据车辆信息与预先存储的钥匙列表相匹配以发送相应的开锁信号至第一单元柜体以开启第一单元柜体;接收通过车辆OBD设备检测到的车辆运行信息,并根据车辆运行信息对相应借车方的历史使用信息进行更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基于物联网的车辆管理方法通过对借车人的历史使用信息进行验证以判断其是否有权限来进行借车,并通过对车辆出借过程中车辆的各项使用情况进行收集来对历史使用信息进行更新以实现对车辆的出借管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车辆管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如今的工作单位里,公务车的管理是一块重要的工作,传统的管理模式一般都是由专人将车辆钥匙保管起来,当需要用车的时候使用者到保管员那里签字取钥匙,回来后再把钥匙交还保管员并签字确认。管理者需要了解车辆使用情况时候,只能通过保管员那里的签字簿查询使用情况,随着科技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车辆钥匙管理的系统以及设备,如果车辆钥匙柜、车辆申请系统等,市面上大部分产品主要解决了车辆钥匙的统一管理以及车辆的申请审批,释放了传统手工登记工作,大大减轻了管理员的工作量。但随着科技化的深入,车辆与钥匙的管理能够进一步的融合和深入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所述缺陷,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车辆管理方法,其通过对借车人的历史使用信息进行验证以判断其是否有权限来进行借车,并通过对车辆出借过程中车辆的各项使用情况进行收集来对历史使用信息进行更新以实现对车辆的出借管理。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公开了基于物联网的车辆管理,包括:
接收借车方发送的车辆预定信息,根据所述车辆预定信息获取所述借车方的历史使用信息;
根据所述历史使用信息确定是否为所述借车方分配相应的车辆信息,若是,则将所述车辆信息与借车方的身份信息进行关联;
接收通过钥匙管理柜检测到的借车方的身份信息,根据所述身份信息得到相应的车辆信息;
根据所述车辆信息与预先存储的钥匙列表相匹配以发送相应的开锁信号至第一单元柜体以开启第一单元柜体;
接收通过车辆OBD设备检测到的车辆运行信息,并根据所述车辆运行信息对相应借车方的历史使用信息进行更新。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述车辆管理方法还包括:
接收借车方发送的车辆归还信息,根据所述车辆归还信息控制打开第二单元柜体,并记录借车方的车辆使用信息,所述车辆使用信息包括车辆使用时间和使用次数;
对应的,所述根据所述车辆运行信息对相应借车方的历史使用信息进行更新,包括:
根据所述车辆运行信息和车辆使用信息对相应借车方的历史使用信息进行更新。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中,在所述接收借车方发送的车辆归还信息之前,还包括:
当检测到车辆启动时,启动身份识别模块以确定当前驾驶人员与借车方的身份信息是否一致,若一致,则启动相应车辆,若不一致,则发送违规操作信息至车联网服务器以进行提醒,所述身份识别模块包括人脸识别模块或指纹识别模块或者身份证识别模块中任意一种。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中,在所述动身份识别模块以确定当前驾驶人员与借车方的身份信息是否一致之前,还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身份信息的关联有免验证标识时,则跳过身份识别步骤,并启动相应车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华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华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204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