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纤维锂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18815.3 | 申请日: | 2020-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636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发明(设计)人: | 李汪洋;胡伟;吴磊;张德顺;徐凤锦;孙小华;郭浩;王爱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界首市天鸿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44 | 分类号: | H01M50/44;H01M50/403;H01M10/052;B82Y30/00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博知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2 | 代理人: | 管秋香 |
地址: | 2365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纤维 锂电池 隔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纤维锂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涉及锂电池隔膜技术领域,阻燃型纳米纤维锂电池隔膜,由聚N‑丙烯氧基邻苯二甲酰亚胺和纳米氧化铝经静电纺丝制成。本发明以N‑丙烯氧基邻苯二甲酰亚胺作为单体,经聚合反应制备聚N‑丙烯氧基邻苯二甲酰亚胺并将其作为隔膜的主要加工原料,辅以纳米氧化铝制得阻燃型纳米纤维锂电池隔膜;其中聚N‑丙烯氧基邻苯二甲酰亚胺不仅能够使所制隔膜满足锂电池的性能使用要求,并且还能赋予隔膜优良的阻燃性能,避免了外加阻燃剂导致的影响隔膜应用性能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隔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纳米纤维锂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锂电池的结构中,隔膜是关键的内层组件之一。隔膜的性能决定了电池的界面结构、内阻等,直接影响电池的容量、循环以及安全性能等特性,性能优异的隔膜对提高电池的综合性能具有重要的作用。隔膜的主要作用是使电池的正、负极分隔开来,防止两极接触而短路,此外还具有能使电解质离子通过的功能。隔膜材质是不导电的,其物理化学性质对电池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目前,聚烯烃类隔膜材料广泛应用于锂电池中,但聚烯烃类隔膜存在阻燃性差的问题。采用添加阻燃剂的方式虽然能够改善聚烯烃类隔膜的阻燃性能,但阻燃剂的添加可能会影响隔膜对电解液的透过性能和润湿性能以及隔膜的力学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纳米纤维锂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通过以新合成的聚N-丙烯氧基邻苯二甲酰亚胺作为制备原料,来赋予隔膜优良的阻燃性能,同时还能改善隔膜的力学性能。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纳米纤维锂电池隔膜,由聚N-丙烯氧基邻苯二甲酰亚胺和纳米氧化铝经静电纺丝制成。
所述聚N-丙烯氧基邻苯二甲酰亚胺和纳米氧化铝的质量比为50-100:1-20。
所述聚N-丙烯氧基邻苯二甲酰亚胺是由N-丙烯氧基邻苯二甲酰亚胺单体经聚合反应制成。
所述纳米氧化铝的粒径为40-80nm,纯度≥99.99%。
上述纳米纤维锂电池隔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向有机溶剂中加入N-丙烯氧基邻苯二甲酰亚胺和引发剂,加热进行聚合反应,反应完成后加水搅拌,直至沉淀不再增加时停止加水,静置后过滤,烘干,得到聚N-丙烯氧基邻苯二甲酰亚胺;
(2)向螺杆挤出机中加入聚N-丙烯氧基邻苯二甲酰亚胺和纳米氧化铝,熔融共混,将所得熔体进行静电纺丝,得到纳米纤维锂电池隔膜。
所述有机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二甲基亚砜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引发剂为有机过氧化物类引发剂或偶氮类引发剂。
所述引发剂的用量为N-丙烯氧基邻苯二甲酰亚胺质量的0.1%-0.5%。
所述熔融共混温度为210-220℃。
所述静电纺丝的温度为20-30℃,相对湿度为20-70%,纺丝速度为0.01-0.5mL/h,喷丝口与接收装置之间的距离为5-30cm,纺丝电压为10-30kV。
在本发明中通过静电纺丝法来控制隔膜的孔径,制得孔径范围窄、平均孔径在100-200nm的隔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隔膜的孔径分布范围广、均匀性差的问题。
在本发明中N-丙烯氧基邻苯二甲酰亚胺作为起始原料用于制备纳米纤维锂电池隔膜,而N-丙烯氧基邻苯二甲酰亚胺的常规用途并未给出将其作为纳米纤维锂电池隔膜制备原料的技术启示,更未给出赋予隔膜阻燃性能的技术启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界首市天鸿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界首市天鸿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188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