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稀土尾水的多级循环脱氮处理装置和多级循环脱氮处理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414052.5 | 申请日: | 2020-12-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908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6 |
| 发明(设计)人: | 张树德;杨忠平;王占生;李颖;杨宏;蔡振峰;田智勇;李春晓;云箭;陈曦;王薏涵;李秀敏;张晓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中油爱索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C02F101/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梁文惠 |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稀土 多级 循环 处理 装置 工艺 | ||
1.一种稀土尾水的多级循环脱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硝化-厌氧氨氧化单元(200),包括硝化反应区(210)和厌氧氨氧化反应区(220),所述厌氧氨氧化反应区(220)包括沿自进水端至出水端方向设置的n级厌氧氨氧化反应子区(221),各级的所述厌氧氨氧化反应子区(221)相互隔离,各级的所述厌氧氨氧化反应子区(221)设置在所述硝化反应区(210)的一侧或两侧,且各级的所述厌氧氨氧化反应子区(221)与所述硝化反应区(210)通过进水通道(600)和回水通道(700)进行连接;
终端厌氧氨氧化反应单元(300),具有硝化-厌氧氨氧化混合液进水口和终端反应液出口,所述硝化-厌氧氨氧化混合液进水口与所述硝化反应区(210)的出水端连接;
泥水分离单元(400),与所述终端反应液出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循环脱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通道(600)设置有固液分离设备(6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循环脱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水通道(700)包括液下推流泵(7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循环脱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硝化反应区(210)对应各级的厌氧氨氧化反应子区(221)的区域内分别设置曝气设备(50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级循环脱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曝气设备(500)的曝气量可独立控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循环脱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级循环脱氮处理装置还包括预处理单元(100),所述预处理单元(100)设置在所述硝化-厌氧氨氧化单元(200)的上游且与所述硝化-厌氧氨氧化单元(200)的进水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级循环脱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各级的所述厌氧氨氧化反应子区(221)均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所述硝化反应区(210)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循环脱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级循环脱氮处理装置还包括污泥回流单元(800),所述污泥回流单元(800)一端与所述泥水分离单元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硝化-厌氧氨氧化单元(200)的进水端相连。
9.一种稀土尾水的多级循环脱氮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级循环脱氮处理工艺采用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多级循环脱氮处理装置实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级循环脱氮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级循环脱氮处理装置的硝化反应区(210)内待处理废水的溶解氧浓度为0.2~2.5mg/L、pH值为8.0~9.5、悬浮物浓度为2800~4200mg/L。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多级循环脱氮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溶解氧浓度沿进水端向出水端方向递减。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多级循环脱氮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硝化反应区(210)的水力停留时间为1.5~6h。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级循环脱氮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级循环脱氮处理装置的各级的厌氧氨氧化反应子区(221)内待处理废水的溶解氧≤0.6mg/L、pH值为7.0~8.5。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多级循环脱氮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各级的厌氧氨氧化反应子区(221)的水力停留时间为1.5~3h。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级循环脱氮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级循环脱氮处理装置的硝化-厌氧氨氧化单元(200)中水力循环比为50~3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中油爱索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中油爱索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1405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