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管件双端自动扩口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09724.3 | 申请日: | 2020-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750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胡玉娟;陈博逸;王菊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菊英 |
主分类号: | B21D41/02 | 分类号: | B21D41/02;B21D53/88;B21D43/16;B21D43/10;B21D4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2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管件双端 自动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加工产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汽车管件双端自动扩口设备,包括管道上料机构,用于投入待加工的管道下料机构;第二夹持机构,设置在管道上料机构的侧部;第一夹持机构,设置在第二夹持机构的顶部,与第一夹持机构进行配合,自被第二夹持机构定位并夹持的管道下料机构的上方夹持住该管道下料机构;双端扩口机构,设置第二夹持机构的两侧;管道下料机构,设置在第二夹持机构的侧部,并远离管道上料机构设置,进行该管道下料机构的下料工序,本发明从被第一夹持机构和第二夹持机构夹持住的管道下料机构轴向方向的两侧对该管道下料机构进行双端冲压扩口工序,有效提升扩口效率,单次扩口就能够对管道下料机构的两端进行扩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加工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汽车管件双端自动扩口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排放和油耗法规的升级加严,汽车制造商更加重视整车重量的降低和零部件数量的减少,同时还要保证管路连接位置的密封性,减少因连接位置漏气导致排放恶化,影响整车标定及公告结果。
对汽车排气系统而言,排气管路的连接一般采用的是法兰和密封垫片的结构型式,通过螺栓等标准件进行紧固,并借助密封垫来保证管路间连接部位的密封。汽车排气管道成型后需要进行后加工扩孔工序,目前的做法是将成型后的管道产品放置到一个工装中,生产人员取出一个扩口装置放置到管道的一端,使用铁锤敲击扩口装置将扩口装置的工作端砸到产品内部,使管道的一端端口发生形变,但是这样的加工方式容易发生安全隐患,生产人员敲击过程中容易砸到手,同时效率,加工时间长,影响生产效率,人工扩口容易敲歪,导致管道扩口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汽车管件双端自动扩口设备,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扩口方式效率低下,且管道扩口效果不佳的问题,该设备从被第一夹持机构和第二夹持机构夹持住的管道下料机构轴向方向的两侧对该管道下料机构进行双端冲压扩口工序,有效提升扩口效率,单次扩口就能够对管道下料机构的两端进行扩口。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提供一种汽车管件双端自动扩口设备,包括:
管道上料机构,用于投入待加工的管道下料机构,并进行所述管道下料机构的上料工序;
第二夹持机构,设置在所述管道上料机构的侧部,用于接收来自管道上料机构输运的其中一根管道下料机构,且对该管道下料机构定位并夹持;
第一夹持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夹持机构的顶部,与第一夹持机构进行配合,自被第二夹持机构定位并夹持的管道下料机构的上方夹持住该管道下料机构;
双端扩口机构,设置第二夹持机构的两侧,用于从被第一夹持机构和第二夹持机构夹持管道下料机构轴向方向的两侧对该管道下料机构进行双端冲压扩口工序;
管道下料机构,设置在第二夹持机构的侧部,并远离管道上料机构设置,用于接收来自第二夹持机构输运的扩口完毕的管道下料机构,并进行该管道下料机构的下料工序。
可选的,所述管道下料机构具有轴向延伸方向,经过所述双端扩口机构的双端冲压扩口后,在管道下料机构轴向方向的两端形成喇叭状的喇叭口。
可选的,所述管道上料机构包括第一挡板、第二挡板、下料载台、连接支架和上料滑台,所述上料滑台倾斜设置,所述下料载台通过所述连接支架安装在上料滑台的高位位置,下料载台垂直于上料滑台输运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第二挡板位于上料滑台的顶部,且第二挡板的底端与上料滑台之间存在供管道下料机构下滑的第一间隙,第一挡板用于封堵下料载台与上料滑台最高位处的缺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菊英,未经王菊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097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