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体及胶轮列车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06777.X | 申请日: | 2020-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504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董静;张晓珍;王媛媛;刘英博;欧士玺;姜琨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31/02 | 分类号: | B62D31/02;B62D47/02;B60D1/48 |
代理公司: | 北京新知远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7 | 代理人: | 马军芳;张艳 |
地址: | 210018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体 胶轮 列车 | ||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车体及胶轮列车,车体包括相对设置的底架和顶板,连接底架和顶板的车体侧墙和车体端墙,其中,车体端墙包括:两个车端外侧横梁和车端内侧横梁,在车体宽度方向上,车端内侧横梁位于两个车端外侧横梁之间;每一个车端外侧横梁上均设有一个第一车体牵引杆座,第一车体牵引杆座垂直于车体端墙;车端内侧横梁上设有两个第二车体牵引杆座,第二车体牵引杆座背离与其相邻的第一车体牵引杆座倾斜设置。本实施例的车体端墙同时连接两个第一牵引组件和两个第二牵引组件以共同传递拖车转向架和车体之间的牵引力和制动力,降低了每根牵引组件上的载荷,同时将牵引力和制动力平均分配至整个车体端墙上,避免出现应力集中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胶轮列车制造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车体及胶轮列车。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交通建设的发展,铰接式列车(如传统低地板无轨电车、城市BRT列车等)逐渐被投入使用,以缓解道路交通压力。铰接式列车是用铰链装置连接在一起的两节或多节车厢组成的轮式列车,铰接式列车靠各车厢之间的铰链装置的引导而改变前进方向。
在铰接式列车中,相邻的两个车厢之间的牵引力和制动力依靠转向架上的牵引装置进行传递。但是,在相关技术的方案中,车体端墙与牵引装置的连接处易出现制动力分配不均、应力集中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车体及胶轮列车,主要用于解决相关技术中车体端墙上制动力分配不均、应力集中的问题。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体,包括:
相对设置的底架和顶板,连接所述底架和顶板的车体侧墙和车体端墙,其中,所述车体端墙包括:两个车端外侧横梁和车端内侧横梁,在车体宽度方向上,所述车端内侧横梁位于两个所述车端外侧横梁之间;
每一个所述车端外侧横梁上均设有一个第一车体牵引杆座,所述第一车体牵引杆座垂直于所述车体端墙;
所述车端内侧横梁上设有两个第二车体牵引杆座,所述第二车体牵引杆座背离与其相邻的所述第一车体牵引杆座倾斜设置。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胶轮列车,包括多个首尾相连的车厢,所述车厢的车体采用如上所述的车体,相邻的两个所述车体之间通过拖车转向架相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体及胶轮列车,车体包括相对设置的底架和顶板,连接底架和顶板的车体侧墙和车体端墙,其中,车体端墙包括:两个车端外侧横梁和车端内侧横梁,在车体宽度方向上,车端内侧横梁位于两个车端外侧横梁之间;每一个车端外侧横梁上均设有一个第一车体牵引杆座,第一车体牵引杆座垂直于车体端墙;车端内侧横梁上设有两个第二车体牵引杆座,第二车体牵引杆座背离与其相邻的第一车体牵引杆座倾斜设置。本申请实施例的车体端墙同时连接两个第一牵引组件和两个第二牵引组件以共同传递拖车转向架和车体之间的牵引力和制动力,降低了每根牵引组件上的载荷,同时将牵引力和制动力平均分配至整个车体端墙上,避免出现应力集中的情况。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中示出的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车体的局部结构简图;
图2中示出的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车体牵引杆座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简图;
图3中示出的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车体牵引杆座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简图;
图4中示出的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车体牵引杆座的爆炸视图;
图5中示出的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车体牵引杆座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简图;
图6中示出的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车体牵引杆座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简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未经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0677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