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备喷药功能的充电型果园果害识别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05578.7 | 申请日: | 2020-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445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发明(设计)人: | 王沁;田军委;苏宇;王佳;张震;金旭辉;杨寒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M7/00 | 分类号: | A01M7/00 |
代理公司: | 无锡松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16 | 代理人: | 朱亮淞 |
地址: | 720021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备 功能 充电 果园 识别 机器人 | ||
1.一种具备喷药功能的充电型果园果害识别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械台(8)和药箱(9);所述机械台(8)底部设置有行动履带(7);所述药箱(9)设置在所述机械台(8)的上方;所述机械台(8)顶部设置有托底组件(81);所述托底组件(81)包括调节槽(801);成对的所述调节槽(801)槽底相对着设置在所述机械台(8)的两侧;成对的所述调节槽(801)之间设置有支杆(802);所述调节槽(801)背向所述支杆(802)的一侧嵌设有限位螺钉(803);所述限位螺钉(803)的嵌入端旋入对应侧的所述支杆(802)内;所述支杆(802)上方水平连接设置有弹性托板(804);所述药箱(9)对应承靠设置在所述弹性托板(804)的上方;
还包括压力室(1)和料仓(2);所述料仓(2)内部存储设置有溶剂;所述料仓(2)内部设置有第一隔板(21);所述第一隔板(21)悬浮在所述溶剂的液面上方;所述第一隔板(21)与所述料仓(2)的内壁密封贴合;所述料仓(2)的顶部连通设置有输气管(22);所述输气管(22)的另一端与所述压力室(1)连通对接;所述料仓(2)的底部与药箱连通连接;所述料仓(2)为透明材质;
所述输气管(22)上设置有第一气阀(221);所述压力室(1)包括气腔(11)、第二隔板(12)和弹性件(13);所述第二隔板(12)密封滑动设置在所述压力室(1)的内部;所述弹性件(13)连接设置在所述第二隔板(12)和所述气腔(11)远离所述输气管(22)的一端之间;所述压力室(1)靠近所述输气管(22)的一端连通设置有加气管(14);所述加气管(14)远离所述压力室(1)的一端与气泵连通;
所述压力室(1)靠近所述输气管(22)的一端还设置有转接管(23);相邻的所述压力室(1)之间的所述转接管(23)相互连通连接;所述转接管(23)上设置有控制阀;
还包括配药室(A1)和储存器(A2);所述配药室(A1)位于所述药箱(9)的内部;所述储存器(A2)与所述配药室(A1)嵌插配合;所述储存器(A2)包括若干个相互隔离的单元腔(A21);所述单元腔(A21)内部设置有浓缩药液;所述单元腔(A21)的开口处设置有密封门(A22);所述配药室(A1)内壁上设置有加水管(A11);所述加水管(A11)与料仓(2)连通连接;分批打开不同的所述单元腔(A21)内的药液,与来自所述加水管(A11)的水流在所述配药室(A1)内混合,实现多次封闭式配药;
所述单元腔(A21)内部连通设置有充气管(A23);所述密封门(A22)与所述单元腔(A21)的开口部位磁力吸合;所述充气管(A23)远离所述单元腔(A21)的一端与外部的气泵连通;所述气泵向所述单元腔(A21)内部加压,顶开所述密封门(A22)完成浓缩药液释放;
所述密封门(A22)与所述单元腔(A21)开口部位回力铰接相连;当来自所述单元腔(A21)内部的气压小于所述密封门(A22)的回转力时,所述密封门(A22)重新转动闭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喷药功能的充电型果园果害识别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器(A2)为弧形条状结构;若干个所述单元腔(A21)沿所述储存器(A2)的弧形长度方向分布;所述配药室(A1)外部设置有回转电机(A12);所述回转电机(A12)的转轴端对应设置在所述储存器(A2)的弧形圆点位置;所述回转电机(A12)驱动所述储存器(A2)往复转动,对应控制所述单元腔(A21)没入所述配药室(A1)的存水液面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喷药功能的充电型果园果害识别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震架(B2);所述防震架(B2)包括剪叉(B21)和支撑杆(B22);若干所述支撑杆(B22)均匀分布在所述药箱(9)的周围;所述支撑杆(B22)包括相互伸缩嵌套的第一杆件(B201)和第二杆件(B202);所述剪叉(B21)横向连接设置在所述药箱(9)侧面和所述第一杆件(B201)顶部之间;所述第二杆件(B202)远离所述第一杆件(B201)的一端与机器人内腔壁连接;所述剪叉(B21)上同侧的铰接点两两分组,同组的所述铰接点之间连接设置有弹性体(B2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工业大学,未经西安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0557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