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低温煤焦油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96812.4 | 申请日: | 2020-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219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何艺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艺帆 |
主分类号: | C10G67/14 | 分类号: | C10G67/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1003 河南省洛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温 煤焦油 加工 方法 | ||
一种中低温煤焦油加工方法,在蒸馏过程S10,过滤固体杂质后的含沥青质的煤焦油分离为富含酚的馏出油LD和含沥青质的重液HD;在萃取过程S20,HD与萃取剂混合为萃取混料,萃取混料分离为萃取轻油S20L与萃取重油S20H;在膜法脱金属过程KS,萃取轻油S20L与脱金属剂水溶液在纤维液膜接触器中接触反应所得反应产物分离为油相KSY和水相KSW;在沉降分离步骤DK,油相KSY分离为脱盐清油DKL与脱盐重油DKH;油相KSY及可能的馏出油LD,经微膨胀床或/和沸腾床预加氢改质过程HT1得到预加氢改质产物HT1P,基于HT1P的含烃油物料、剩余的馏出油LD进入深度加氢精制过程,过程不含减压蒸馏步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低温煤焦油加工方法,在蒸馏过程S10,过滤固体杂质后的含沥青质的煤焦油分离为富含酚的馏出油LD和含沥青质的重液HD;在萃取过程S20,HD与萃取剂混合为萃取混料,萃取混料分离为萃取轻油S20L与萃取重油S20H;在膜法脱金属过程KS,萃取轻油S20L与脱金属剂水溶液在纤维液膜接触器中接触反应所得反应产物分离为油相KSY和水相KSW;在沉降分离步骤DK,油相KSY分离为脱盐清油DKL与脱盐重油DKH;油相KSY及可能的馏出油LD,经微膨胀床或/和沸腾床预加氢改质过程HT1得到预加氢改质产物HT1P,基于HT1P的含烃油物料、剩余的馏出油LD进入深度加氢精制过程,过程不含减压蒸馏步骤。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ZL200710034412.7一种煤焦油的预处理方法,将煤焦油分别与馏分油、芳烃混合进行两步萃取过程将煤焦油中的大部分杂质脱除,从而提高可用作固定床加氢过程的原料的收率。但是,该工艺应用于全馏分中低温煤焦油或包含煤沥青的拔头后中低温煤焦油时,工业应用表明,沥青质脱除率高则加氢料收率低,加氢料收率高则沥青质脱除不彻底并导致预加氢固定床反应器快速结焦,导致装置连续运转周期极短(仅25~40天),不具有实用性。
中国专利ZL200810030954.1一种煤焦油加氢工艺,包括煤焦油进行预处理后得到煤焦油加氢进料;所得煤焦油加氢进料自下而上进入预加氢固定床反应器;所得预加氢生成油自上而下进入主加氢固定床反应器;所得主加氢生成油进入分馏系统,得到汽油馏分、柴油馏分和轻质燃料油馏分。该发明采取上流式预加氢固定床反应器串联下流式主加氢固定床反应器,改变了工艺中物流方向,增加了反应物流在催化剂床层上的停留时间,可有效抑制或减缓煤焦油在高温下的结焦反应、延长煤焦油加氢装置连续运转周期的过程。但是,该工艺应用于全馏分中低温煤焦油或包含煤沥青的拔头后中低温煤焦油时,沥青质在预加氢固定床反应器会快速结焦,导致装置连续运转周期极短(仅10~30天),不具有实用性。
中国专利申请公开号CN 105623698A一种煤焦油预处理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煤焦油和脱金属剂水溶液在纤维液膜接触器中接触反应,并将得到的反应产物进行油水分离。该方法,可极大地节省电能消耗,降低化学药剂使用量,减少水污染,降低预处理成本,并且循环利用切水,节省资源。工业应用表明,与中国专利ZL200710034412.7应用,应用于轻质全馏分煤焦油时,有较好的脱金属效果,也有较好的深度脱沥青质效果。将该方法得到的脱盐后全馏分煤焦油引入上流式微膨胀床加氢过程,可以较好地运转。
目前,全馏分煤焦油萃取脱沥青质过程、膜法脱金属过程、微膨胀床液相加氢过程、下流式固定床深度加氢精制过程组成的组合加工流程,存在以下缺点:
①萃取脱沥青质过程,规模大、投资多;原因是不含沥青质的轻质组分也进入了萃取脱沥青质过程;
②膜法脱金属过程,规模大、投资多;原因是基本不含金属的轻质组分也进入了萃取脱沥青质过程;
③低级酚类的存在,在微膨胀床液相加氢过程,加速了载体型加氢催化剂的粉化、,加速了加氢催化剂表面的沥青质结焦,装置连续运行周期短,催化剂消耗量大,成本高、工人劳动强度大。
目前,全馏分煤焦油沸腾床预加氢过程、下流式固定床深度加氢精制过程组成的组合加工流程,存在以下缺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艺帆,未经何艺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968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