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近视的三磷酸腺苷二钠外用药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84182.9 | 申请日: | 2020-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695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发明(设计)人: | 裴丽林;罗茜茜 | 申请(专利权)人: | 裴丽林 |
主分类号: | A61K9/08 | 分类号: | A61K9/08;A61K9/70;A61K47/18;A61K31/7076;A61P27/10;A61P27/02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许艳敏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治 近视 磷酸 腺苷 外用药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近视的三磷酸腺苷二钠外用药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外用药包括三磷酸腺苷二钠滴眼液及三磷酸腺苷二钠眼贴,三磷酸腺苷二钠眼贴包括眼贴液及眼贴用水刺无纺布;本发明还公开防治近视的药物,包括内服药和外用药;三磷酸腺苷二钠滴眼液及三磷酸腺苷二钠眼贴液均包括三磷酸腺苷二钠、L‑甲硫氨酸、PH调节剂。三磷酸腺苷二钠眼贴有效发挥了三磷酸腺苷二钠在眼睛视疲劳、近视及近视性弱视中的防治作用,有效避免了在使用过程中带来的副作用。能够缩短加长的部分眼轴,去除或减轻晶状体的散光,提高裸眼远视力,提高视神经和视网膜的功能,减轻由近视而引起的一些视疲劳及全身不适症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治近视的三磷酸腺苷二钠外用药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三磷酸腺苷二钠是辅酶类药物,它是核苷酸衍生物,参与体内脂肪、蛋白质、糖、核酸以及核苷酸的代谢,三磷酸腺苷二钠还能够穿透血脑脊液屏障,能提高神经细胞膜性结构的稳定性和重建能力,促进神经突起的再生长。它与戊糖在体内酶的作用下可以合成核酸,与磷脂胆胺在转胞苷酸酶的作用下能合成脑磷脂和单磷酸胞苷。三磷酸腺苷(ATP)是体内的能量物质,当体内吸收、分解、肌肉收缩及进行生化合成反应等需要能量时,三磷酸腺苷即分解成二磷酸腺苷及磷酸基,同时释放出能量;三磷酸腺苷并能扩张末梢血管、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局部营养,促进水肿和渗出物的吸收,提高视神经和视网膜的作用;解除由眼睛长期的长时间做近反射三联运动,眼部肌群强直性收缩而导致的眼外肌、眼内虹膜睫状体(即前葡萄膜)和晶状体的同时水肿。因此,三磷酸腺苷二钠是医药中的常用原料,但三磷酸腺苷二钠通常作为注射液使用,临床上应用于因组织损伤细胞酶活力下降所致的各种疾病,如心力衰竭、心肌炎、心肌梗塞、脑动脉硬化、冠状动脉硬化、进行性肌肉萎缩、脑出血后遗症、急慢性肝炎及听力障碍等。
采用三磷酸腺苷二钠注射液过程中静脉注射快一些容易引起头晕、头胀、胸闷及低血压等,大剂量还可能阻断或延缓旁路的前向和逆向传导。另外还具有短暂的增强迷走神经的作用,因而能终止房室结折返和旁路折返机制引起的心律失常。大剂量肌内注射,会引起局部疼痛,少数患者可出现关节酸痛和下肢痛。
所以,三磷酸腺苷二钠采用注射使用时具有明显的副作用,且还未出现将其在防治视疲劳、近视及近视性弱视中的应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治近视的三磷酸腺苷二钠外用药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眼贴避免注射,采用贴的方式对视疲劳、近视及近视性弱视进行有效防治,有效避免了三磷酸腺苷二钠注射带来的副作用。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防治近视的三磷酸腺苷二钠滴眼液,所述的滴眼液由以下含量的原料制备而成:三磷酸腺苷二钠20~25g、L-甲硫氨酸25~37g、PH调节剂、注射用水加至2000ml。所述三磷酸腺苷二钠滴眼液的毫渗透压摩尔浓度为336.41~460.05mosmol/Kg。所述滴眼液中三磷酸腺苷二钠的浓度为0.010~0.013g/ml。
进一步地,所述滴眼液中三磷酸腺苷二钠与L-甲硫氨酸的质量分别为20.00~21.05g,30.30~35.35g。
进一步地,所述的PH调节剂为4%的氢氧化钠水溶液30~38ml。
一种防治近视的三磷酸腺苷二钠外用药,该外用药包括上述的滴眼液及三磷酸腺苷二钠眼贴,所述的三磷酸腺苷二钠眼贴包括眼贴液及眼贴用水刺无纺布;所述的眼贴液由以下含量的原料制备而成:三磷酸腺苷二钠20~25g、L-甲硫氨酸25~37g、PH调节剂、注射用水加至3000ml。所述三磷酸腺苷二钠眼贴液的毫渗透压摩尔浓度为224.27~306.70mosmol/Kg。所述眼贴液中三磷酸腺苷二钠的浓度为0.007~0.008g/ml。
进一步地,所述的PH调节剂为4%的氢氧化钠水溶液30~38ml;所述眼贴液中三磷酸腺苷二钠与L-甲硫氨酸的质量分别为20.00~21.05g,30.30~35.35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裴丽林,未经裴丽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8418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衣物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易装配型能抗短路电流直流接触器的触头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