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有自然裂纹的钧瓷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80548.5 | 申请日: | 2020-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749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李应洲;秦怀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宋官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41/89 | 分类号: | C04B41/89;C04B33/13;C04B33/04;C03C8/00 |
代理公司: | 郑州汇科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47 | 代理人: | 郭小电 |
地址: | 46167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自然 裂纹 制备 工艺 | ||
1.一种带有自然裂纹的钧瓷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选出合格的钧瓷坯体,将合格的钧瓷坯体进行抛光打磨,做清灰处理;
步骤2:将干燥好的素坯置入窑炉内进行烧制,烧制温度升至550~600℃时关闭窑炉门,继续升温至980~1000℃时停火,升温速率为20~22℃/min,冷却后取出,得素坯;
步骤3:将制得坯体放置在室温通风环境处,在坯体的内表面均匀涂抹一层厚度为5~10㎜的瓷泥,然后采用丝网在坯体的内表面压制出一个呈网格状的压痕,压痕的深度控制在1~3㎜;然后再次置入炉窑内进行二次烧制,温度为550~600℃时的升温速率为12~14℃/min,温度升高至980~1000℃时的升温速率为5~7℃,之后将处理后的坯体放入50~80℃的保温室内静置10~20分钟;
步骤4:将透明釉料与水按照重量比1:3~1:5混合,搅拌均匀,置于25~-23℃的无尘环境下冷冻7~9小时,取出后加入透明釉料重量的1~3倍量的水,混合放入球磨机球磨均匀,粒径为50~60μm,得到透明釉料混合物A,过150~200目收集;将透明釉料混合物A置于-20~-18℃的无尘环境下冷冻11~13小时,取出后将透明釉料混合物A与无水酒精按照重量比为1:3混合,并研磨均匀,再加入透明釉料混合物A重量的0.1~0.2倍量的纤维素溶液,继续研磨均匀,粒径为40~50μm,经过湿磨的料浆过200~300目筛得到釉浆;
步骤5:施釉,施釉厚度为1.2mm~1.5mm,施釉后再次干燥;
步骤6:将施釉后的素坯进行烧成,烧成温度为1300~13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自然裂纹的钧瓷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钧瓷坯体采用灌浆法或手工拉坯制成,制备方法为:按重量百分比取配制好的瓷土87.3%、水12%和玻璃胶0.7%,混合搅拌18~24小时,过600目筛,倒入事先准备好的模具中,成型后取出放置5~10分钟,修坯后备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自然裂纹的钧瓷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施釉后干燥是将坯体置于温度为38~40℃,湿度为70~80%的环境中静置8~10小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自然裂纹的钧瓷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将坯体置于窑炉内进行烧制,保温10~12分钟,以2~3℃/min的速度降温至70~80摄氏度,然后取出,冷却10~12小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自然裂纹的钧瓷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透明釉料为底釉,底釉由4.5wt%氧化铜,13wt%钾长石,10wt%高岭石,1.5wt%二氧化锡,10wt%滑石,13wt%长白石,48wt%釉果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宋官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宋官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8054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房地产二手房交易合同自动分件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电柜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