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机高催化珠光颜料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79468.8 | 申请日: | 2020-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52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林帮浩;费明;谢秉昆 | 申请(专利权)人: | 正太新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C1/40 | 分类号: | C09C1/40;C09C3/06;C09C3/04 |
代理公司: | 厦门一品恒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45 | 代理人: | 夏钰 |
地址: | 350300 福建省福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 催化 珠光颜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云母氧化铁制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有机高催化珠光颜料制备方法,包括云母薄片、三氧化二铝薄片、四氯化锡溶液、氧化铁溶液、氧化铬溶液、偏硅酸钠溶液和二氧化钛溶液,取云母薄片、三氧化二铝薄片和离子水放入恒温锅中,随后依次加入四氯化锡溶液、氧化铁溶液、氧化铬溶液、四氯化锡溶液、偏硅酸钠溶液和二氧化钛溶液,最后将悬浮液取出进行过滤、洗涤、烘干、煅烧和过筛。通过对比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区和实施例三别在于:通过在制作显色层阶段添加氧化铬溶液的质量会影响显色层覆盖率,且在一定范围内添加量和显色层的覆盖率成正比,综上可得珠光颜料在生产过程中通过添加氧化铬溶液来使得生产效率得到了一定程度地提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云母氧化铁制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有机高催化 珠光颜料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珠光颜料是一种光学效应颜料,因为它能呈现一定的金属光泽, 故又称为具有金属光泽的非金属颜料。珠光颜料具有金属颜料的闪 光效果,又能产生天然珍珠的柔和色泽,在受到阳光照射时,能产 生多层次的反射,反射光相互作用而呈现出柔和夺目或五彩缤纷光 泽及色彩。可广泛应用于涂料、塑料、橡胶、油墨、纸张、纺织品、 化妆品、装饰品、工艺品、皮革、搪瓷、陶瓷、包装用品、印刷装 潢和建筑材料等诸多领域。
现在人们使用的珠光颜料大多都是使用有机或者无机薄片作为 基点,使其表面包裹一层或者多层氧化物,通过光在各层氧化物层 之间反射、透射或者折射后,进而实现珠光闪闪的效果,但是目前 珠光颜料在生产中需要经过很多步骤的覆膜,其中显色层在覆膜的 过程中一般都需要很长时间,使得实际生产效率方面还有提升的空 间,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有机高催化珠光颜料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机高催化珠光颜料制备方法,以 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珠光颜料在生产中需要经过很多步 骤的覆膜,其中显色层在覆膜的过程中一般都需要很长时间,使得 实际生产效率方面还有提升的空间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有机高催化 珠光颜料制备方法,包括云母薄片、三氧化二铝薄片、四氯化锡溶 液、氧化铁溶液、氧化铬溶液、偏硅酸钠溶液和二氧化钛溶液,具 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取料。取60~80份云母薄片和60~80份三氧化二铝 薄片作为基片、取400~500份离子水,将二者放入恒温锅中进行混 合,恒温锅的温度保持为50~70℃;
步骤二:制作基膜。将步骤一悬浮液的温度调节至70~80℃, 加入四氯化锡溶液10~30份;搅拌10~20min后,再次加入50份 离子水进行2~5min搅拌,形成四氯化锡包覆层;
步骤三:制作显色层。将步骤二悬浮液的温度调节至50~60℃, 加入氧化铁溶液100~140份、加入氧化铬溶液50~100,搅拌10~ 20分钟,形成氧化铁溶液显色层;
步骤四:制作第二基膜。将步骤三悬浮液的温度调节至70~ 80℃,加入四氯化锡溶液40~50份;搅拌10~20min后,再次加入 50份离子水进行2~5min搅拌,再次形成四氯化锡包覆层;
步骤五:制作第三基层。将步骤四悬浮液的温度调节至90~ 100℃,加入偏硅酸钠溶液80~100份,搅拌10~20min后,形成二 氧化硅包覆层;
步骤六:制作保护层。将步骤五悬浮液的温度调节至90~100℃, 加入二氧化钛溶液20~30份,搅拌10~20min后,形成二氧化钛保 护层;
步骤七:将步骤六中悬浮液取出进行过滤、洗涤、烘干,再经 过温度为550~600℃的煅烧、过筛,即可获得珠光颜料。
优选的,所述步骤一中加入脂肪酸,调节pH值为4.0~4.5。
优选的,所述步骤一中的云母薄片和三氧化二铝薄片厚度为 0.2~2μm、粒径5~70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正太新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正太新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7946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考虑源储荷互动的主动配电网调度方法
- 下一篇:一种筒状薄膜蒸发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