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亚胺型共价有机框架同时吸附苏丹红I-IV的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70313.8 | 申请日: | 202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736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5 |
发明(设计)人: | 邓启良;孙蕊;陈玉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28 | 分类号: | C02F1/28;C02F101/38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韩晓梅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亚胺 共价 有机 框架 同时 吸附 苏丹 iv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亚胺型共价有机框架同时吸附苏丹红I‑IV的方法和应用,将亚胺型共价有机框架置于苏丹红溶液中;将吸附后体系中的溶液和亚胺型共价有机框架分离,并测定苏丹红含量;收集吸附有苏丹红的亚胺型共价有机框架并干燥,加入洗脱剂,在室温下振荡;将振荡后的固液混合物离心,弃去上层清液,将得到的固体用甲醇冲洗并抽滤,干燥,得到干燥的共价有机框架,重复吸附‑脱附实验即可。本发明首次将此亚胺型共价有机框架作为苏丹红的吸附材料,且其至少可以循环使用5次,可用于去除复杂体系中的苏丹红,可同时吸附苏丹红I‑IV,该材料对苏丹红的吸附效果较好,且可以实现重复利用,同时也拓展了此亚胺型共价有机框架的应用范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染料吸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利用亚胺型共价有机框架同时吸附苏丹红I-IV的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苏丹红是一种重要的工业染料,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产品中做着色剂,其稳定性高,若将含有苏丹红的工业废水排放会造成生态污染。此外,苏丹红不是食品添加剂,但部分食品商为了使食物外表更加光鲜美观而添加苏丹红,由于苏丹红含有芳香环和偶氮结构,口服或经皮肤吸收可能会导致人体的染色体损伤、甲状腺肿瘤、过敏和哮喘反应,因此,对苏丹红的研究引起了人们极大地关注。其中吸附材料的选择是苏丹红富集分离中重要的一部分,因此研究苏丹红的吸附材料,对于探究去除复杂体系中的苏丹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用于苏丹红吸附的材料多种多样,包括活性炭、改性花生壳、磁性碳纳米管、磁性二氧化硅纳米颗粒、金属有机框架、共价有机聚合物以及硅烷改性的膨润土被广泛用于苏丹红的分离和富集。
共价有机框架作为一种新型的多孔材料,具有结构组成多样、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热稳定性好及密度小的优点和孔尺寸可调控性、结构可设计性及可功能化的特性,常作为吸附剂对分析物进行去除或者富集分离。
通过检索,尚未发现与本发明专利申请相关的专利公开文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现有技术中环境压力胁迫问题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利用亚胺型共价有机框架同时吸附苏丹红I-IV的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亚胺型共价有机框架在吸附苏丹红方面中的应用。
而且,所述应用为亚胺型共价有机框架在同时吸附苏丹红I-IV方面中的应用。
而且,所述亚胺型共价有机框架的制备步骤如下:
将含氨基-NH2的单体和含醛基-CHO的单体置于反应容器中,并向容器中加入1,4-二氧六环和1,3,5-三甲基苯;将混合物在室温下超声至固体完全溶解;向反应体系中加入蒸馏水和乙酸并超声;
将上述溶液经冷冻-泵-解冻循环法脱气三次后将安瓿瓶密封,置于120℃烘箱中,反应4天;将沉淀物从安瓿瓶中转移至离心管中,加入甲醇,离心,弃去上清液,重复该步骤3-4次至上清液为无色;将沉淀物转移到表面皿内,置于120℃烘箱中干燥12h,得到的黄色固体粉末即为亚胺型共价有机框架COFs。
而且,所述含有氨基-NH2的单体为1,3,5-三(4-氨苯基)苯,含醛基-CHO的单体为4,4′-联苯二甲醛。
而且,所述亚胺型共价有机框架的制备步骤如下:
将含氨基-NH2的单体和含醛基-CHO的单体,置于反应容器中,并向反应容器中依次加入1,4-二氧六环和1,3,5-三甲基苯;其中,所述含氨基的单体、含醛基的单体、1,4-二氧六环和1,3,5-三甲基苯的比例mg:mg:mL:mL为27-29:22-24:0.4-0.6:0.4-0.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科技大学,未经天津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703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