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乙肝病毒肽库中快速确定阳性反应单肽的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69640.1 | 申请日: | 202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817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侯金林;李咏茵;唐利波;易璇;温春花;古书琴;郭玲;王卫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主分类号: | C40B40/10 | 分类号: | C40B40/10;C40B30/06;G01N33/569;G01N33/576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庆之 |
地址: | 51051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乙肝病毒 肽库中 快速 确定 阳性 反应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病毒阳性反应单肽多重筛选肽库的构建方法。该病毒阳性反应单肽多重筛选肽库包括T细胞阳性1D肽库和T细胞阳性2D肽库,其中,每两个T细胞阳性2D肽库中至少存在1个相同的病毒S蛋白、C蛋白、P蛋白和X蛋白中的单肽。本发明中的病毒阳性反应单肽多重筛选肽库能以较少的样本和实验工作量预测患者的阳性反应单肽,筛选效果好,试验操作难度低,能有效提高预测工作的效率,节约预测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化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从乙肝病毒肽库中快速确定阳性反应单肽的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乙肝病毒(HBV)感染可导致严重肝病,包括急性和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据统计,近年来,世界范围内,肝癌的发病率增加了75%,其中42%为HBV继发的相关肝细胞癌(HCC),病毒性肝炎已成为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第七大诱因,每年共计造成全球145万人死亡,其死亡率远超艾滋病毒、疟疾和结核病。因此,消除慢性HBV感染者可以有效提高人类的生存情况。
现有技术中尚难以对慢性HBV感染者体内的关键表位肽做有效的筛选及处理,主要原因在于:
1.HBV感染在95%以上具有免疫能力的成年人中是自限性的,虽然可以在急性肝炎患者样品中检测到强烈的HBV特异性T细胞反应,但对于慢性感染患者而言,由于T细胞耗尽,很少有慢性感染患者能自发清除HBV。
2.T细胞可针对病原体不同表位形成表位特异性免疫应答,不同表位诱导的免疫应答的抗病毒效应存在差异。T细胞识别抗原具有HLA限制性,因此,其只能识别抗原提呈细胞提呈的线性表位。而HBV感染人体后,可在体内产生表面抗原(S,surface)、核心抗原(C,core)、DNA聚合酶蛋白(P)和X抗原(X,HBx)等蛋白抗原,这些抗原存在数以千计的表位,由于人类HLA多样性,这些表位在不同患者中诱导的T细胞特异性免疫应答也存在区别,极大程度的加剧了确定与预后相关的关键表位肽的工作难度。
3.同时,HBV慢性感染者HBV特异性T细胞稀缺,从患者体内采集的标本量往往无法满足表位筛选的工作。
因此,亟需一种合适的检测HBV特异性T细胞表位的方法,以彻底剖析HBV慢性感染者体内HBV特异性T细胞的特点,为HBV相关预防与治疗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病毒阳性反应单肽多重筛选肽库的构建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构建方法构建得到的病毒阳性反应单肽多重筛选肽库;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基于上述病毒阳性反应单肽多重筛选肽库的HBV阳性反应单肽筛选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病毒阳性反应单肽筛选试剂盒;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病毒阳性反应单肽筛选试剂盒或上述HBV阳性反应单肽筛选方法在病毒阳性反应单肽筛选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病毒阳性反应单肽筛选试剂盒在制备病毒检测制剂中的应用。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
一种病毒阳性反应单肽多重筛选肽库的构建方法,该病毒阳性反应单肽多重筛选肽库包括T细胞阳性一维(dimension,1D)肽库和T细胞阳性二维(dimension,2D)肽库,包括以下步骤:
分别将病毒的结构蛋白中的单肽合成为对应结构蛋白的重叠多肽,构建T细胞阳性一维肽库;
分别将病毒的结构蛋白中的单肽以XY阵列的方式进行组合,构建T细胞阳性二维肽库。
进一步地,上述结构蛋白包括S蛋白、C蛋白、P蛋白和X蛋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未经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696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铜带导线宽度控制机构
- 下一篇:一种高效纺织机械用烘干装置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