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玉米种分选筛和用于灌溉规模种植条件下提高玉米单粒播种质量的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1362726.1 申请日: 2020-11-28
公开(公告)号: CN112246626A 公开(公告)日: 2021-01-22
发明(设计)人: 马俊永;郑春莲;曹彩云;党红凯;刘学彤;李科江;李晓爽;李佳;李立平 申请(专利权)人: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
主分类号: B07B1/46 分类号: B07B1/46;B07B1/02;A01C1/00;A01G22/20;A01G25/00;A01G25/16
代理公司: 衡水市盛博专利事务所 13119 代理人: 付震夯
地址: 053000 河*** 国省代码: 河北;1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玉米种 分选 用于 灌溉 规模 种植 条件下 提高 玉米 播种 质量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属于分选筛和玉米播种方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玉米种分选筛和用于灌溉规模种植条件下提高玉米单粒播种质量的方法。其主要技术特征为:先秸秆处理,测定种子发芽率,然后通过分选筛将种子分成小粒种子、中粒种子和大粒种子,播种时通过不同播种盘播种,在播种前根据土壤墒情决定是否喷灌玉米播前改良土壤适耕性水和浇灌水量,播种后再根据墒情和雨水情况决定是否喷灌出苗水和水量播前改良土壤适耕性水量,既减少了播种机阻力,避免了因播种机抖动、运行不稳造成的缺苗断垅,又不会因浇灌过多造成耽误农时、缩短玉米生长期的问题发生,播种后,根据土壤墒情、是否下雨或下雨雨量多少,浇灌出苗水,提高了玉米产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选筛和玉米播种方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玉米种分选筛和用于灌溉规模种植条件下提高玉米单粒播种质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苗齐苗壮是玉米高产的基础,单粒播种技术是一种实用新技术,它不用提苗,省工,同时前期没有多余的植株互相竞争,幼苗相对生长快。但单粒播种技术由于用种量少,同时受到一些因素影响,很容易造成缺苗断垄,影响玉米产量。造成播种不均匀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因玉米果穗不同部位种子重量差别很大,多数品种本身大小粒差异在2.38-3.69倍之间,平均大小粒相差2.8倍。这样不均匀的种子种在一起,容易造成优苗出苗和生长不均,很容易大苗欺小苗,影响整体玉米产量提高。另外,由于目前的播种机技术方面的限制,选择适宜中度大小的种盘,则大粒种子难以进入种盘而造成缺苗断垄,而小粒种子则会一次进入多粒种子,造成一穴多株,造成单粒播种质量不高。

其二,是种子发芽率问题:目前玉米种子质量执行的标准是GB4404.1-2008《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其中种子出苗率85%。而生产中实际玉米种子生产企业掌握的标准不低于该发芽率。比如按照目前生产上大部分播种机实现的播种密度60cm行距,22cm株距,密度是4447株/亩,92%发芽率则出苗密度最多4091株/亩。即这个密度是在不考虑机器打滑率和出苗率情况下实现的密度。这就是目前玉米生产密度情况现状,这是缺苗断垄普遍一个重要原因。

其三、免耕贴茬播种技术方面。玉米免耕贴茬播种技术,省去整地作业,秸秆覆盖可以减少无效蒸发节水,但在小麦高产条件下,秸秆量很大,尤其收割机抛洒的秸秆浮与麦茬上,极易拥塞玉米播种机播种耧,造成缺苗断垄。

其四,先播后浇技术方面。华北平原小麦玉米一年两作光热资源比较紧张,因此为了增加光热资源利用,夏玉米先播后浇是一种常用技术,它可以有效节省夏玉米先造墒再播种需要晾墒浪费的时间,同时减少了晾墒水分的无效蒸发。但河北省小麦普遍实施节省灌溉,这样6月中旬正值一年中太阳光照最强的时期,小麦收获后,上层土壤水分经常接近雕萎含水量,土壤十分干硬。加之贴茬播种和秸秆,播种机阻力很大,很容易造成播种机抖动、运行不稳等造成缺苗断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可以变换筛孔大小、将玉米种再次筛分的玉米种分选筛。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玉米种分选筛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带有第一筛帮和第一筛网的第一筛体,所述第一筛帮和第一筛网为矩形,在所述第一筛帮外侧设置有第二筛帮,在所述第一筛网下面设置有第二筛网,所述第二筛网和所述第二筛帮组成第二筛体,在所述第二筛网外侧的第二筛帮上设置有滑道,在所述第一筛帮与所述滑道对应处设置有下端带有滑道槽的滑道槽板,所述滑道卡在所述滑道槽中,所述第一筛网包括第一网孔板和位于第一网孔板上的第一网孔,所述第一网孔为正方形,所述第一网孔的一条对角线与所述滑道的方向一致,所述第二筛网包括第二网孔板和位于第二网孔板上的第二网孔,所述第二网孔和所述第一网孔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同,在所述第二筛帮上设置有螺孔,在所述螺孔中设置有定位螺栓,所述定位螺栓的内侧顶在所述第一筛帮的外侧。

其附加技术特征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未经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627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