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模块的改良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56877.6 | 申请日: | 2020-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431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汪洲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汪洲华 |
主分类号: | E04H1/04 | 分类号: | E04H1/04;E04B1/343;E04B1/38;E04H9/14;E04H1/12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魏亮 |
地址: | 310011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建筑 预制 模块 改良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模块的改良方法,主要适用于工地中作为工棚搭设组件使用,起到了快速搭建的效果,并且能在常规环境下搭建起较高的建筑。建筑中居住环境也优于现有常规的状况。为达到所述技术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模块的改良方法,由钢结构支架和预制成型的装配式建筑预制模块,装配式建筑预制模块底部设有连接架用于和所述固定基座连接,所述连接架安装在固定基座中的限位盘中,所述装配式建筑预制模块顶部也通过铁索和钢结构支架连接。本发明通过这样的结构,主要兼顾了工地住宿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但是其应用场合远不止于此。单独的装配式建筑预制模块也可以作为公共场合的临时建筑单独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搭建的装配式建筑预制模块的改良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发展,国家的桥梁、房屋等建设一直没有停止。但是在建设过程中,建筑工人的居住环境一直被忽视。大部分的工地上工人只能居住在临时搭建的工棚或者简易的集装箱房中。这样的建筑存在两个问题,第一个是由于简易建筑通常都没有打地基,因此现有技术中的简易建筑都不具备抗风的能力,通常简易建筑无法建筑过高,这样导致需要大量面积来搭建工棚。其次就是单独的工棚搭建完毕后,电线和水管的连接非常不便。,这样也导致了居住的品质受到影响。
对此现有技术中也有对工人居住环境改良的设置,例如专利申请号为CN201810391156.5的发明专利《一种简易工地住房》中就公开了一种简易工地住房,包括移动工地房,在所述移动工地房下方设有支撑底板,在所述移动工地房底部设有多个第一铰接基座,在所述支撑底板上设有第二铰接基座,所述的第一铰接基座与第二铰接基座之间铰接有油缸,其中,在所述移动工地房底面接近角落处设有可摆动主支撑杆,在所述主支撑杆的另一端铰接转动基座,在所述转动基座的下端连接有用于固定移动工地房的锥形柱杆。在所述移动工地房下端设有夹层,在所述夹层内设有空腔,在移动工地房上端集水槽孔,所述集水槽孔通过导管与空腔相连通,在移动工地房上端外周设有集水挡板。本发明机构简单,使用方便。
这样的结构下,通过底部的加强提高了对整个房子的风抗提升。但是这样的结构依然只能设置在平地上,无法作为较高的建筑工棚使用。而且居住的环境并没有改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模块的改良方法,主要适用于工地中作为工棚搭设组件使用,起到了快速搭建的效果,并且能在常规环境下搭建起较高的建筑。建筑中居住环境也优于现有常规的状况。
为达到所述技术效果,本发明由钢结构支架和预制成型的装配式建筑预制模块组成,所述钢结构支架搭建时一楼以上的位置设置有用于安装装配式建筑预制模块的固定基座,装配式建筑预制模块底部设有连接架用于和所述固定基座连接,所述连接架安装在固定基座中的限位盘中,在未固定的情况下装配式建筑预制模块在限位盘中具有不超过6度的转动空间,过小的转动空间无法有效减少风阻,而过大的转动空间会导致固定基座受力过大导致损坏。相邻固定基座之间留有间隙确保转动时相邻的装配式建筑预制模块不会相互触碰,所述装配式建筑预制模块顶部通过铁索和钢结构支架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架镶嵌在固定基座中的限位盘中,限位盘内圈设有环形金属导轨,连接架在环形金属导轨中转动,并通过两根短螺栓进行限位,所述短螺栓调节口设置在钢结构支架上。这样的结构保证在正常使用过程中通过短螺栓进行限位锁死,但是在外部风力较大的情况下,可以取下两根短螺栓使其在一定范围内转动,这样在大风天气下有效降低风阻。整个连接架镶嵌在固定基座中的限位盘中,即便两根短螺栓折断整个装配式建筑预制模块依然不会脱离固定基座。
优选的,所述预制成型的装配式建筑预制模块俯视图为两条直边和一条弧边组成,两条直边一条长一条短,短直边对应的墙体上设有门,长直边对应的墙体上设有窗。这样的设置结构简单,加工方便,而且也确保了装配式建筑预制模块的通风和采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汪洲华,未经汪洲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568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