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两歧双歧杆菌NX-7及其在制备治疗缺血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1356472.2 申请日: 2020-11-26
公开(公告)号: CN112391321B 公开(公告)日: 2023-04-25
发明(设计)人: 张召;田甜;郑康帝;马燕;赵英杰;陈涛 申请(专利权)人: 佛山市朗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南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广东一元兰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12N1/20 分类号: C12N1/20;A61K35/745;A61P9/00;A61P9/10;C12R1/01
代理公司: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代理人: 王敏
地址: 528200 广东省佛山市***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两歧双歧 杆菌 nx 及其 制备 治疗 缺血 性疾病 药物 中的 应用
【说明书】:

本发明公开了两歧双歧杆菌NX‑7及其在制备治疗缺血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的两歧双歧杆菌NX‑7,保藏编号为CGMCC No.20115。两歧双歧杆菌NX‑7灭活与未灭活的发酵上清液、菌悬液,在体内中均能显著促进斑马鱼肠下静脉生长,和显著修复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PTK787)诱导斑马鱼肠下静脉的损伤,以及显著促进斑马鱼尾鳍的损伤修复,具有促进微循环再生与重建的潜能,表现出应用于体内治疗缺血性疾病的作用。本发明公开的两歧双歧杆菌NX‑7在治疗缺血性疾病方面有巨大的潜在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两歧双歧杆菌NX-7及其在制备治疗缺血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治疗缺血性心血管病和脑血管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搭桥、药物溶栓等,其治疗原则主要为重建血液灌注,抢救缺血组织,然而这些治疗有一定局限性。通过药物治疗或者其他干预方法促进细胞增殖、血管新生和修复,最终达到组织再生、微循环重建,为心脑血管病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因此,治疗性血管新生已成为治疗各种缺血性疾病的研究热点之一。单一促血管生长因子(VECF、bFGF)的局部给药在动物实验研究中能有效地促进缺血心肌的血管生长,但其在体内半衰期短且价格昂贵,并且还可能有某些潜在的严重毒副作用,这无疑又为人们带来了许多顾虑和不安。因此,寻找一种疗效可靠、毒副作用小的治疗方式成为主要研究方向。

益生菌被定义为能改善肠道菌群平衡的活微生物,可有益于宿主生理反应的多个方面,包括免疫系统。此外,益生菌在改善糖尿病、肥胖和心脑血管疾病方面得到了大量的研究。然而,目前益生菌在缺血性疾病中的研究和应用较少。同时,当前国际益生菌专利申请集中于美、日、俄传统研发强国,而我国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功能性菌株。国内生产企业所用益生菌菌种长期依赖进口,而且国外菌株未必适合我国居民胃肠道生理状况。另外,益生菌的功能缺乏有力的科学研究证据,严重影响了益生菌及其制品的推广。基于此,针对菌种资源的功能深入挖掘,筛选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特定功能性质、适合中国人群生理特性的新型益生菌菌株,对提高我国益生菌生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我国益生菌制品发展尤为重要。

因此,提供两歧双歧杆菌NX-7及其在制备治疗缺血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两歧双歧杆菌NX-7及其在制备治疗缺血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株两歧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bifidum NX-7,其保藏编号为CGMCCNo.20115,已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日期为2020年06月19日,分类命名为两歧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bifidum。

进一步,所述的两歧双歧杆菌NX-7在制备治疗缺血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进一步,所述的两歧双歧杆菌NX-7在制备促进斑马鱼肠下静脉生长药物中的应用。

进一步,所述的两歧双歧杆菌NX-7在制备促进斑马鱼肠下静脉损伤修复药物中的应用。

进一步,所述的两歧双歧杆菌NX-7在制备促进斑马鱼尾鳍损伤修复药物中的应用。

进一步,所述的两歧双歧杆菌NX-7为未灭活的菌悬液或未灭活的发酵上清液。

进一步,所述的两歧双歧杆菌NX-7为灭活的菌悬液或灭活的发酵上清液。

本发明所述两歧双歧杆菌NX-7,在体内具有促进斑马鱼肠下静脉生长,和修复PTK787诱导斑马鱼肠下静脉(SIVs)的损伤,以及促进斑马鱼尾鳍损伤修复的作用,具有增强血管组织的自身修复能力的潜力,表现出良好的治疗缺血性疾病的益生功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朗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南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广东一元兰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朗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南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广东一元兰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564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