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纤光栅温度测量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354823.6 | 申请日: | 2020-1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954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 发明(设计)人: | 何建新;朱玉琴;王成章;廖光萌;周漪;张凯;封先河;陈源;杨小奎;王玲;李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兵器工业第五九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1K11/32 | 分类号: | G01K11/32 |
| 代理公司: | 山东智达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03 | 代理人: | 于镜 |
| 地址: | 40000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纤 光栅 温度 测量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纤光栅温度测量装置,包括支撑主板,所述支撑主板上设置有温度测量机构,所述支撑主板上还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温度测量机构包括测量主体,所述测量主体内设置有测量腔,所述测量腔的内壁上设置有隔温层,所述测量主体内对称设置有两个连接杆一,所述连接杆一与测量光纤光栅连接,还包括到达传感器,所述到达传感器与测量光纤光栅电性连接,所述到达传感器还与温控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测量主体上还设置有与温控传感器电性连接的温度显示器,本申请中的光纤光栅温度测量装置,可以根据使用者的使用需求同时对多种物品进行检测,并且可以很方便的移动,具有极大的进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纤光栅相关领域,具体是一种光纤光栅温度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东北地区电力系统先后发生了多起运行中干式电抗器的烧毁事故,造成大面积停电,通过对电抗器事故情况的检查和分析发现,事故中的电抗器轴向散热气道局部都伴随着严重的过热现象,事故解剖中在电抗器轴向散热气道中都发现了严重的树枝状烧痕和击穿通道,主要原因是局部过热甚至局部放电,最后发展成贯穿性绝缘故障。
随着科技的发展,出现了利用光纤光栅进行温度测量的装置,但是,现在的光纤光栅温度测量装置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不便于对其进行移动,而且其在使用的时候,只能对一种测量的物品进行测量,不能同时进行多种物品的测量,所以现在急需一种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光纤光栅温度测量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纤光栅温度测量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光纤光栅温度测量装置,包括支撑主板,所述支撑主板的下端与四个支撑腿连接,所述支撑腿的下端与支撑底板连接,所述支撑底板的下端设置有防滑垫,所述支撑主板上设置有温度测量机构,所述支撑主板上还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温度测量机构包括测量主体,所述测量主体内设置有测量腔,所述测量腔的内壁上设置有隔温层,所述测量主体内对称设置有两个连接杆一,所述连接杆一与测量光纤光栅连接,还包括到达传感器,所述到达传感器与测量光纤光栅电性连接,所述到达传感器还与温控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测量主体上还设置有与温控传感器电性连接的温度显示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滑垫为橡胶垫。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隔温层为聚氯乙烯层。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主板,所述固定主板与连接板一连接,所述连接板一与推动把手连接,所述固定主板的下端与卡接板件一连接,所述支撑主板上设置有与卡接板件一配合的卡接槽一,所述固定主板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侧设置有多个通过弹力件与固定板连接的抵接板,所述抵接板的内侧设置有抵接垫。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弹力件为弹簧,所述抵接垫为丁晴橡胶垫。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主板的下端与限位电机连接,所述限位电机的转动部与往复丝杆连接,所述往复丝杆的下端与限位板一连接,所述往复丝杆的外侧套设有限位主板,还包括对称设置的多个穿过限位主板的与支撑主板连接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下端与限位板二连接,所述限位主板的下端与对称设置的多个连接杆二连接,所述连接杆二的下端与连接板二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板二的下端与多个均匀分布的移动轮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支撑主板上设置有温度测量机构,支撑主板上还设置有固定机构,到达传感器感受到被测物的到达,然后温控传感器控制测量光纤光栅进行温度的测量,再通过温度显示器对温度进行显示,通过弹力件与抵接板和抵接垫的配合,对被测物进行固定,限位电机的转动,带动往复丝杆转动,继而带动限位主板向下运动,此时,移动轮超过支撑底板的下端面,可以移动该光纤光栅温度测量装置,本申请中的光纤光栅温度测量装置,可以根据使用者的使用需求同时对多种物品进行检测,并且可以很方便的移动,具有极大的进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兵器工业第五九研究所,未经中国兵器工业第五九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548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