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人飞行器舵片驱动电机的温控保护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54278.0 | 申请日: | 2020-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934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唐冰;刘以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云鼎智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D27/10 | 分类号: | B64D27/10;B64D33/08 |
代理公司: | 成都宏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7 | 代理人: | 王睿;徐骥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高***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人 飞行器 驱动 电机 温控 保护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无人飞行器系统,尤其涉及一种无人飞行器舵片驱动电机的温控保护系统,包括主控系统,推进系统,舵系统,反馈系统,舵系统包含舵片驱动传动机构,包括所述舵片驱动传动机构包含至少一条由多个串联或并联的传动部件形成的热传导隔热路径,每个所述热传导隔热路径包含至少两个由传动部件之间的连接形成的隔热连接节点,至少有两个隔热连接节点包含有设置于相邻传动部件之间的隔热件;所述热传导隔热路径一端为舵片,另一端为舵片驱动电机。采用本无人飞行器舵片驱动电机的温控保护系统,通过多个连接节点的多级梯次隔热,将温度从舵片端逐渐降温,保障了舵片驱动电机的稳定和安全的运行,保障了整个舵系统的可靠运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人飞行器系统,尤其涉及一种无人飞行器舵片驱动电机的温控保护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无人机发展,对涡喷式的发动机在无人机中的运用越发重要。涡喷推进式的发动机带来的高温的处理方式关系到无人机的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如何更好的处理涡喷推进式无人机的发动机高温问题十分值得重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更好的处理无人飞行器舵片驱动电机的温控保护系统,让其隔热效果更好,以防止高温对电机的损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无人飞行器舵片驱动电机的温控保护系统,无人飞行器舵片驱动电机的温控保护系统,包括:
主控系统,上述主控系统包含处理模块、反馈信号接收模块和控制平台通信模块,上述处理模块根据反馈信号接收模块接收到的反馈信号和控制平台通信模块接收的控制信号生成控制指令;
推进系统,上述推进系统包含涡喷推进单元,上述涡喷推进单元主要由发动机和相应的发动机控制电路所组成,上述发动机控制电路根据上述飞行控制指令中的相关指令控制对应发动机运行;
舵系统,上述舵系统包含舵机,上述舵机主要由舵片和相应的舵片驱动电机、舵片驱动传动机构和舵片驱动控制电路所组成,上述舵片驱动控制电路根据上述无人飞行器飞行控制指令中的相关指令控制对应一个舵片驱动电机运行并通过舵片驱动传动机构使对应舵片转动;
反馈系统,上述反馈系统包含用于获得生成上述飞行控制指令所需的飞行状况的传感器,上述传感器将获得的检测信号作为上述反馈信号发送至上述反馈信号接收模块并通过该反馈信号接收模块发送至处理模块进行处理;
上述舵片驱动传动机构包含至少一条由多个串联或并联的传动部件形成的热传导隔热路径,每个上述热传导隔热路径包含至少两个由传动部件之间的连接形成的隔热连接节点,至少有两个隔热连接节点包含有设置于相邻传动部件之间的隔热件;上述热传导隔热路径一端为舵片,另一端为舵片驱动电机。
这样通过设置多个隔热的连接节点,分级的降温结构,这很好了保障了在从喷管处传递到舵片驱动电机的热量能较好的减弱,使舵片驱动电机在涡喷发动机上也依然能很高效、顺利的运行。
进一步地是,上述热传导隔热路径包含第一热传导隔热路径和第二热传导隔热路径;上述第一热传导隔热路径的一端为舵片,另一端为舵片驱动电机的转轴;上述第二热传导隔热路径的一端为舵片,另一端为舵片驱动电机的外壳。设置两条热传导路线,以尽可能在有限可布置空间中进行散热。
进一步地是,上述第一热传导隔热路径中至少有一个的隔热连接节点与第二热传导隔热路径中的至少一个隔热连接节点连接。
进一步地是,上述第一热传导隔热路径中的传动部件包括依次连接的舵片、舵片固定支架、设置于发动机外壳上的前固定支架;上述舵片与舵片固定支架之间设置有隔热板,上述舵片固定支架与前固定支架之间设置有隔热压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云鼎智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云鼎智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542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