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气屏柜安装结构及轨道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50777.2 | 申请日: | 2020-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568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贾继云;张浩宇;王世舟;万帆;向飞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C17/00 | 分类号: | B61C17/00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卢宏;罗兰 |
地址: | 412001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气 安装 结构 轨道 车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气屏柜安装结构及轨道车辆,包括顶部框架、底部框架、连接所述顶部框架和底部框架的四根立柱,所述顶部框架、底部框架、四根立柱共同构成长方体骨架结构,其结构特点是,还包括顶部安装支架、顶部安装座、底部安装座;所述顶部安装支架在所述顶部框架上横向或纵向移动,所述顶部安装座设在所述顶部安装支架上,所述顶部安装座上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底部安装座在所述底部框架上横向或纵向移动,所述底部安装座上设有第二定位孔。通过设计顶部安装座和底部安装座的可调结构,来实现顶部安装座、底部安装座的位移调整,以便安装面与车体安装面贴合,避免了由于存在安装间隙而无法调整时来增加调节垫块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车辆电气屏柜结构,特别是一种电气屏柜安装结构及轨道车辆。
背景技术
轨道车辆电气屏柜在完成组装后在车辆上进行安装,通常是与车体安装孔进行配合,采用底部和顶部同时固定的安装方式将电气屏柜安装在车体上。由于车体焊接公差较大,且车体顶部通常向内收缩为非平面结构,导致顶部安装座的安装有较大公差。另外,由于电气屏柜的底部与顶部需要同时进行固定,在不同的方向对于固定精度有较高的要求,时常会发生安装孔对不上或顶部安装面不贴合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通常的解决方法是返工屏柜骨架或修整车体安装座,若返工骨架,则存在要拆卸电气元件和接线的风险,会严重影响生产周期;若调整车体安装座,可能涉及切割和焊接,导致后续还需补漆,造成生产周期增长。
除此之外,当电气屏柜与车体侧墙(或端墙)之间安装存在间隙时,通常需要通过增加调节垫块来调整顶部安装座与车体安装孔的间隙,操作不便的同时进一步加大了安装误差,电气屏柜的适应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气屏柜安装结构,该电气屏柜安装结构的顶部和底部均可调整,能避免安装孔位偏差、增强屏柜骨架结构的安装适应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气屏柜安装结构,包括顶部框架、底部框架、连接所述顶部框架和底部框架的四根立柱,所述顶部框架、底部框架、四根立柱共同构成长方体骨架结构,其结构特点是,还包括顶部安装支架、顶部安装座、底部安装座;
所述顶部安装支架在所述顶部框架上横向或纵向移动,所述顶部安装座设在所述顶部安装支架上,所述顶部安装座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定位孔;
所述底部安装座在所述底部框架上横向或纵向移动,所述底部安装座上设有第二定位孔。
第一定位孔与位于车体顶部与车体侧墙(或端墙)的连接处的车体安装座通过定位件相连接固定、第二定位孔与位于车体底部的车体安装座通过定位件相连接固定,通过顶部安装座和底部安装座的可调结构,来实现顶部安装座、底部安装座的位移调整,使屏柜顶部和底部实现同时安装。底部安装座能横向或纵向调整,以满足安装需求。顶部安装座通过安装在顶部安装支架以及顶部安装支架能在顶部框架上滑动,从而实现:第一,当电气屏柜与车体侧墙(或端墙)之间安装存在间隙时,调整顶部安装支架的位置使之部分伸出电气屏柜外,以便顶部安装座的安装面与车体安装面贴合,避免了由于存在安装间隙而无法调整时来增加调节垫块的情况;第二,当车体顶部通常向内收缩的弧度或角度过大时,通过调整顶部安装支架的位置,使顶部安装座的安装面与车体弧形安装面上的车体安装座相连接,使车体顶部更好地形成贴合。本发明的电气屏柜结构由于顶部安装和底部安装的可调结构,大大增强了电气屏柜结构的安装适应性,避免了因安装孔位错位而进行的屏柜骨架返工或车体返工的情形,同时由于可调结构的存在也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操作人员的安装工作。
“横向”是指当电气屏柜处于使用状态时的水平方向上的长度方向,“纵向”是指当电气屏柜处于使用状态时的水平方向上的宽度方向,“垂向”是指当电气屏柜处于使用状态时的高度方向。但当电气屏柜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应相应地改变。
进一步的,所述顶部框架在横向设有相对设置的2根第一滑轨,和/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未经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507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循环式纺织布料蒸汽烘干机
- 下一篇:一种PLC控制系统的外界防护外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