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慧管网大数据采集分析预警定位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43277.6 | 申请日: | 2020-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626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李忠军;李忠杰;孙其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茂盛管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闫圣娟 |
地址: | 250203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慧 网大 数据 采集 分析 预警 定位 系统 方法 | ||
1.智慧管网大数据采集分析预警定位系统,其特征是:包括云服务器、地上检测装置和地下检测装置,所述地下检测装置包括顺着管道布设的数据检测光纤,所述数据检测光纤上按照设定的位置设置传感器组,所述数据检测光纤通过光纤监测采集终端与云服务器通信连接,所述地上检测装置与云服务器通信连接;云服务器获取检测数据并处理,以实现管网漏点的检测定位及预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慧管网大数据采集分析预警定位系统,其特征是:测漏光纤从外到内依次包括保护外管、第一不锈钢保护层、阻水层、第二不锈钢保护层、内护套和设置在中间的光纤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慧管网大数据采集分析预警定位系统,其特征是:第一层不锈钢保护层包括两层,从外到内依次为第一不锈钢丝绞合层和第二不锈钢丝绞合层,第一不锈钢丝绞合层和第二不锈钢丝绞合层分别包括分布在圆周上的多根不锈钢钢丝绳。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慧管网大数据采集分析预警定位系统,其特征是:第二层不锈钢保护层从外到内依次包括不锈钢编织层和不锈钢螺旋层,不锈钢螺旋层包括多根不锈钢丝螺旋缠绕在内护套外面,所述不锈钢编织层由不锈钢丝编织成网状并包覆在不锈钢螺旋层外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慧管网大数据采集分析预警定位系统,其特征是:传感器组包括设置在管道上的第一传感器组,第一传感器组通过光纤传输数据,第一传感器组包括流量计、光纤温度传感器、应变传感器、光纤压力传感器;
或者,所述传感器组还包括设置土沟槽中检测土沟槽环境的传感器,包括酸、碱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慧管网大数据采集分析预警定位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地上检测装置包括雨量传感器、风向传感器和风速传感器;
或者,光纤监测采集终端:用于同时采集管网的温度、应变、压力、位移、流量的传感器信号,进行数据解调、数据本地存储和上传;
或者,还包括数据处理中心,所述数据处理中心与云服务器通信连接;
或者,还包括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与数据处理中心或者云服务器通信连接。
7.智慧管网大数据采集分析预警定位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管网布设区域的环境检测数据,对环境检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获得管道故障风险评估结果;
获取管网管道的检测数据,采用自适应自学习的大数据分析方法进行测漏检测分析,获得管网运行的异常数据,确定异常区域;
针对异常区域和风险评估结果定位管道泄漏位置,根据故障位置发送预警信号。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慧管网大数据采集分析预警定位方法,其特征是:
采用自适应自学习的大数据分析方法进行测漏检测分析,具体的步骤为:
获取管网管道的压力、流速、温度并预处理;
采用迫零算法、最陡下降算法、LMS算法、RLS算法或者盲均衡算法处理的数据获得各个区域管道泄漏的概率,将泄漏概率高的区域为异常区域。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慧管网大数据采集分析预警定位方法,其特征是:
还包括可视化显示的步骤,具体如下:
绘制管网地图;
根据风险分析结果标定重点监控区域;
获取管道泄漏位置,在管网道地图上显示泄漏位置。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慧管网大数据采集分析预警定位方法,其特征是:还包括管网的全生命周期监控的步骤,具体如下:
设定每段管网运行的运行时间阈值;
累加每段管网的运行时间;
当运行时间到达设定的时间阈值,发出告警信息,并在管网的可视化显示界面上显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茂盛管业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茂盛管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4327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