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位移放大型阻尼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42640.2 | 申请日: | 2020-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595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邱灿星;钱慧娟;杜修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H9/02 | 分类号: | E04H9/02;E04B1/98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沈波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位移 大型 阻尼 | ||
本发明公开了位移放大型阻尼器,使用大小齿轮将屈曲约束SMA棒和刚性杆连接,大齿轮与焊有齿条的刚性杆齿合,小齿轮与焊有齿条的刚性杆齿合,通过大小齿轮半径不同的设计,来控制位移放大的系数。一组同心圆齿轮被钢轴固定在钢板里,大齿轮与下部刚性杆上焊接的齿条紧密齿合,屈曲约束SMA棒通过高强螺母固定在钢板里,两个屈曲约束SMA棒中间的刚性杆上焊接一段齿条,与小齿轮紧密齿合。阻尼器的耗能能力主要来自SMA棒的变形耗能。同时,通过设计时改变大小阻尼器的半径比例,从而实现位移的放大。相较于普通的阻尼器,该阻尼器具有很好的耗能能力和自复位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屈曲约束SMA(形状记忆合金)以及位移放大技术的位移放大型阻尼器,本发明属于土木工程的结构消能减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阻尼器在工程结构减隔震控制领域的应用已极为广泛,但是存在中小地震作用下阻尼器的位移较小时,阻尼器难以充分发挥耗能能力的问题。若阻尼器未充分发挥作用,那么结构将无法取得预期的减震效果且会增加造价。因此作者对于如何使附加阻尼器充分发挥作用,从而较大程度地提高消能减震体系的整体减震效能做出了思考,提出了一种齿轮式位移放大装置。由于普通的阻尼器本身并不具有自复位能力,即卸载后具有残余变形。这就使得地震后建筑结构并不能恢复到初始位置,因此,该发明安装了屈曲约束SMA棒以实现自复位。
发明内容
本发明使用大小齿轮将屈曲约束SMA棒和刚性杆连接,大齿轮与焊有齿条的刚性杆齿合,小齿轮与焊有齿条的刚性杆齿合,通过大小齿轮半径不同的设计,来控制位移放大的系数。一组同心圆齿轮被钢轴固定在钢板里,大齿轮与下部刚性杆上焊接的齿条紧密齿合,屈曲约束SMA棒通过高强螺母固定在钢板里,两个屈曲约束SMA棒中间的刚性杆上焊接一段齿条,与小齿轮紧密齿合。阻尼器的耗能能力主要来自SMA棒的变形耗能。同时,通过设计时改变大小阻尼器的半径比例,从而实现位移的放大。
阻尼器变形过程中,除SMA棒外,其他构件均处于弹性阶段,SMA棒由于材料本身独特的超弹性,在阻尼器加载和卸载过程中不会产生残余变形,这使得阻尼器具有自复位的能力。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如下方案:
一种基于屈曲约束SMA自复位和齿轮放大技术的位移放大型阻尼器,主要包括大钢板(1)、第一刚性杆(2)、第二刚性杆(3)、第一屈曲约束SMA棒(4)、第二屈曲约束SMA棒(5)、大齿轮(6)、小齿轮(7)、钢轴(8)、第一齿条(9)、第二齿条(10)和螺帽(11)。第一刚性杆(2)上焊有第一齿条(9),第二刚性杆(3)上焊接第二齿条(10)。大钢板(1)一侧开有一个螺栓孔(12),另一侧开有一个螺栓孔(12)和一个槽孔(13);屈曲约束SMA棒共两根,分别为第一屈曲约束SMA棒(4)、第二屈曲约束SMA棒(5);每根屈曲约束SMA棒的两端设计成螺纹段(15),将两根屈曲约束SMA棒用螺纹段(15)与第一刚性杆(2)预留的螺纹孔(18)连接在一起,将组合在一起的屈曲约束SMA棒和第一刚性杆(2)利用螺帽(11)穿过孔(12)固定在大钢板(1)上。螺纹孔(12)供屈曲约束SMA棒的螺纹段(15)穿过,槽孔(13)供刚性杆穿过。大钢板(1)中间开一个轴孔(14),供钢轴(8)穿过固定住大齿轮(6)和小齿轮(7);中间的第一刚性杆(2)的焊有与大齿轮(6)契合的齿条(9)。第二刚性杆(3)焊有与小齿轮(7)契合的第二齿条(10),穿过大钢板(1)上预留的槽孔(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426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