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激光本振红外光谱正交基线干涉成像方法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341830.2 | 申请日: | 2020-1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784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 发明(设计)人: | 李道京;周凯;崔岸婧;高敬涵;吴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1S17/90 | 分类号: | G01S17/90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鄢功军 |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激光 红外 光谱 正交 基线 干涉 成像 方法 系统 | ||
1.一种激光本振红外光谱正交基线干涉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采用波长可步进调谐激光本振,通过激光本振实现两个望远镜红外信号相位的正确传递,红外信号通过与激光本振信号混频,在电子学射频段进行红外信号的光谱选通和窄带滤波,细分红外光谱;
设置3个三角正交布局的望远镜,实现正交基线干涉成像观测结构;
采用激光本振阵列探测器,实现红外光谱干涉成像;
红外光谱干涉成像信号处理流程中,在光电探测模数采样后进行干涉成像信号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本振红外光谱正交基线干涉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望远镜选用膜基衍射光学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本振红外光谱正交基线干涉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望远镜采用色差校正技术实现红外波段宽谱信号接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本振红外光谱正交基线干涉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望远镜设置折反镜实现较大的观测视场,采用压缩光路减少像方折反镜的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本振红外光谱正交基线干涉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望远镜采用子口径拼接技术,减小孔径渡越的影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本振红外光谱正交基线干涉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望远镜以谐衍射方式增大薄膜镜厚度,增加其台阶数,减小其台阶宽度,以实现焦距减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本振红外光谱正交基线干涉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本振阵列探测器的形式为带有激光本振耦合的光纤阵列结构,使用多个红外波段激光单元探测器拼接形成相干阵列探测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激光本振红外光谱正交基线干涉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干阵列探测器中每个单元进行平衡探测并级联模数采样,每个接收单元光纤端头接高阶相位微透镜。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本振红外光谱正交基线干涉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光谱干涉成像信号处理流程包括:
每像元对每个步进波长观测获取的红外窄带信号先进行自相关处理,再通过两望远镜信号互相关处理获取干涉相位图像;
对不同波长步进间隔获取的干涉相位图像进行非相干积累;
在远端设置激光定标器,采用激光InSAL/InISAL多探测器干涉处理方法。
10.一种激光本振红外光谱正交基线干涉成像系统,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激光本振红外光谱正交基线干涉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系统包括:
激光本振,用于实现两个望远镜红外信号相位的正确传递,红外信号通过与激光本振信号混频,在电子学射频段进行红外信号的光谱选通和窄带滤波,细分红外光谱;
望远镜,用于实现正交基线干涉成像观测结构;
阵列探测器,用于实现红外光谱干涉成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4183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加工不规则管道外壁的辅助夹持装置
- 下一篇:坯体定位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