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段统计弹性公网IP在共享带宽内和外流量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37947.3 | 申请日: | 2020-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715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许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紫光云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43/0876 | 分类号: | H04L43/0876;H04L43/0894;H04L43/12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刘莹 |
地址: | 300459 天津市滨海新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段 统计 弹性 公网 ip 共享 带宽 外流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段统计弹性公网IP在共享带宽内和外流量的方法,包括:设计产品流量使用量记录表:用于记录每个产品实例的规格、开始结束计量时间、计量周期使用量和EIP是否在共享带宽中,定时读取流量数据进行存库存表;开始计量:EIP绑定实例时开始计量,将产品信息存入上述表中,包括计量周期、开始计量时间和绑定的实例,另外is_statistic置为0,表示目前还没有完成该时间周期流量的统计,判断当前eip是否在共享带宽中,记录is_in_bws。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分段统计弹性公网IP在共享带宽内和外流量的方法能够支持EIP按流量计费的实例费拆分,若EIP在共享带宽中,不收取在共享带宽中的流量费用,只收取其实例费用;若EIP不在共享带宽中,收取EIP流量费用和实例费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弹性公网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分段统计弹性公网IP在共享带宽内和外流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弹性公网IP(Elastic IP Address,简称EIP),是可以独立购买和持有的公网IP地址资源。共享带宽(Bandwidth Shared,BWS)能够提供地域级别的多IP地址的带宽复用的能力,对于绑定EIP的ECS、负载均衡以及NAT网关等实例,能够共享同一份带宽。共享带宽可以理解成一个池子,用于封装EIP的池子,里面所有的EIP共享同一带宽,因此在统计EIP流量时,就要区分在共享带宽中统计的流量和不在共享带宽中统计的流量。EIP和BWS是两个不同的产品,因此对EIP和BWS进行流量计费的时候就要做好相应的区分。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分段统计弹性公网IP在共享带宽内和外流量的方法,公有云运营商能够方便获取每个用户EIP和BWS的流量具体使用量,并按照流量使用量进行计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分段统计弹性公网IP在共享带宽内和外流量的方法,包括:
A1、设计产品流量使用量记录表:用于记录每个产品实例的规格、开始结束计量时间、计量周期使用量和EIP是否在共享带宽中,定时读取流量数据进行存库存表;
A2、开始计量:EIP绑定实例时开始计量,将产品信息存入上述表中,包括计量周期、开始计量时间和绑定的实例,另外is_statistic置为0,表示目前还没有完成该时间周期流量的统计,判断当前eip是否在共享带宽中,记录is_in_bws;
A3、结束计量:EIP解绑实例或者删除时结束计量,根据该计时周期和is_statistic=0查询tbl_network_flow_volume_record表,获取该表中的所有产品的记录,然后待结束计量的实例Id进行筛选查询;
A4、开始eip计量,结束共享带宽计量,即为eip从共享带宽中移出;
A5、结束eip计量,开始共享带宽计量,即为eip加入到共享带宽中;
A6、整点定时计量:在产品运行期间,到了整点,需要进行定时统计操作;
A7、查询计量信息:根据产品Id、类型、计量类型、计量周期、is_in_bws进行查询,根据计量周期和is_in_bws查询对应的数据表,查询出在共享带宽中的流量以及不在共享带宽中的流量;
A8、计算当前时刻所在计量周期的流量quantity。
进一步的,包括以下步骤:
S1、绑定EIP时,开始计量,即A2所述的开始计量;
S2、如果EIP解绑或者被删除时,进行结束计量操作,即A3所述的结束计量;
S3、如果eip加入到共享带宽中,则结束eip计量,开始共享带宽计量,即A5所述的结束eip计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紫光云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紫光云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379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