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井下空洞封堵装置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37880.3 | 申请日: | 2020-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532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秦立涛;杜贝贝;焦同坤;李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第二水文地质队 |
主分类号: | E21F15/00 | 分类号: | E21F15/00;E21B3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姜展志 |
地址: | 054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井下 空洞 封堵 装置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一种井下空洞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竖直设置的第一管件(1)和第二管件(2),所述第一管件(1)位于所述第二管件(2)内,所述第一管件(1)的上端经所述第二管件(2)的侧壁穿出至所述第二管件(2)外,并向上延伸至靠近所述第二管件(2)的上端,所述第一管件(1)的下端延伸至突出所述第二管件(2)的下端下方2-10cm,所述第二管件(2)的下端的外壁上设有一个刀刃朝上的割刀(21),第二管件(2)的下端用以由绑带绑接浆袋(3)的袋口,所述第一管件(1)用以向所述浆袋(3)内注入速凝剂,所述第二管件(2)用以向所述浆袋(3)内注入水泥浆,所述割刀(21)用以在所述浆袋(3)内装满物料后割断所述绑带;
所述第二管件(2)的上端设有收口件(22),所述收口件(22)一端开口大,另一端开口小,且其开口较大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管件(2)的上端连接固定,其开口较小的一端朝上;
还包括端头保护器(4),所述端头保护器(4)呈筒状,其套设在所述第二管件(2)的下端,且所述第二管件(2)的下端位于所述端头保护器(4)内;
所述端头保护器(4)包括喇叭件(41)和第三管件(42),所述喇叭件(41)套设在所述第二管件(2)的中部外,且其开口较大端朝下,其开口较小端与所述第二管件(2)的外壁连接固定,所述第三管件(42)套设在所述第二管件(2)外,且位于所述喇叭件(41)的下方,所述第三管件(42)的上端与所述喇叭件(41)的开口较大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三管件(42)的下端延伸至靠近所述第二管件(2)的下端,且突出长度为10cm;
所述第一管件、第二管件、第三管件、喇叭件和收口件的截面均为圆形,且喇叭件、收口件、第二管件和第三管件均同轴分布,所述第二管件的长度为3m,而第一管件的下端位于所述第三管件内,所述第一管件的内孔的半径为25mm,所述第二管件的内孔的半径为127mm,所述第三管件内孔的半径为146mm,所述第三管件的长度为0.6m,喇叭件的长度为0.1m,而所述第一管件的上端和下端均贴在所述第二管件的管壁上;
其中,喇叭件和第三管件通过多个搭扣可拆卸连接;所述割刀(21)沿所述第二管件(2)的径向分布;
所述井下空洞封堵装置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取浆袋(3),并从井下空洞封堵装置上拆下第三管件(42),并将所述浆袋(3)的袋口通过绑带绑接在所述第二管件(2)的下端,且所述绑带位于所述割刀(21)的上方;
步骤2:在所述喇叭件(41)开口较大端安装所述第三管件(42),并将浆袋(3)袋体置于第二管件(2)和第三管件(42)之间的环隙内,再将所述井下空洞封堵装置的下端伸入到井下空洞处;
步骤3:经所述第二管件(2)向所述浆袋(3)内注入水泥浆,并经所述第一管件(1)向所述浆袋(3)内注入速凝剂,待浆袋(3)内装满物料后,向上提起所述井下空洞封堵装置,所述第二管件(2)下端的割刀(21)将所述绑带隔断,此时装满物料的浆袋(3)脱离所述第二管件(2)并掉入到所述井下空洞内;
步骤4:重复步骤1-步骤3直至所述井下空洞内填满即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空洞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件(1)的上端向上延伸至所述收口件(22)的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第二水文地质队,未经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第二水文地质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3788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