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座椅硬度在环测试设备及测试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37794.2 | 申请日: | 2020-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146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孟琦;方锐;孟宪明;梁铭丰;罗原;王通;吴昊;黄亚烽;张赛;田杰斌;任鹏飞;李金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5/00 | 分类号: | G01M5/00;G01M99/00;G01N3/12;G01N3/40 |
代理公司: | 天津企兴智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26 | 代理人: | 赵佳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海新区开***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座椅 硬度 测试 设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座椅硬度在环测试设备和方法,包括移动式主支架、硬度测试模组及移动式副支架;移动式主支架包括立柱、设于立柱底部的轮组、一端与立柱连接的横梁;硬度测试模组与横梁连接并可沿横梁的长度方向移动,硬度测试模组包括滑台组件、与滑台组件的升降端连接的力传感器、与力传感器连接的压盘;移动式副支架包括副立柱、设于副立柱底部的副轮组、设于副立柱上的横梁限位件,横梁远离所述立柱的一端通过横梁限位件与副立柱可拆卸连接。本发明所述的汽车座椅硬度在环测试设备可在实车条件下进行硬度测试、不破坏整椅椅面、操作简单、可客观准确的测试座椅硬度、且测试结果与主观评价一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辆性能测试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座椅硬度在环测试设备及测试方法,可在实车在环状态下进行硬度测试。
背景技术
当前,汽车座椅舒适性已成为客户购车重点关注的内容,其中座椅软硬度是客户可以明显感知和评价的内容之一,座椅软硬度对驾驶过程中的姿态保持、支撑性、疲劳感等多方面都有影响。日系车常常以较软的椅面设计,提升客户短期入座舒适性,给客户以舒适沙发的感觉。德系车椅面设计较为硬朗,在客户长时间驾驶时也可以给予身体有效支撑,不会太过疲惫,也保证了较好的动态舒适性。
座椅的软硬度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座椅骨架的悬簧支撑方式、发泡层的厚度与密度、面套材料与包裹方式、座椅型面造型等多种因素。其中发泡层的影响作用较大,若采用密度较低的TDI(甲苯二异氰酸酯)发泡,同等情况下就会偏软,采用密度较高的MDI(多亚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发泡,同等情况下就会较硬,还可能使用TDI和MDI混料的情况。因此在实际座椅产品开发过程中,针对软硬度指标的量化定义较为困难,尤其在进行整车指标定义时,缺乏实车在环状态下的硬度指标定义经验,对于实车尚无准确的硬度测试设备及测试方法,向产品开发团队提指标要求时,也只能以主观感觉进行评判。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为解决实车在环状态下的硬度指标定义难、开发过程无量化指标、产品主观评价不稳定、合格率难以判定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可在实车条件下进行硬度测试、不破坏整椅椅面、操作简单、可客观准确的测试座椅硬度、且测试结果与主观评价一致的汽车座椅硬度在环测试设备及测试方法,试验人员依据本发明提供的测试设备及测试方法,可进行实车座椅椅面硬度测量与评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汽车座椅硬度在环测试设备,包括移动式主支架、硬度测试模组及移动式副支架;所述移动式主支架包括立柱、设于所述立柱底部的轮组、一端与所述立柱连接的横梁;所述硬度测试模组与所述横梁连接并可沿所述横梁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硬度测试模组包括滑台组件、与所述滑台组件的升降端连接的力传感器、与所述力传感器连接的压盘;所述移动式副支架包括副立柱、设于所述副立柱底部的副轮组、设于所述副立柱上的横梁限位件,所述横梁远离所述立柱的一端通过所述横梁限位件与所述副立柱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横梁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滑轨,所述滑轨上设有与其配套的滑块,所述滑块通过安装板与所述硬度测试模组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滑轨有两条,分别安装于所述横梁的相对的两个侧面;所述安装板为U型结构,所述安装板跨于所述横梁上并与两侧的滑块连接,所述安装板上安装有手柄。
进一步的,所述横梁限位件为两个上下设置于所述副立柱上的限位板,所述副立柱为两个竖直设置的支撑杆,两个上下设置的限位板和两个竖直设置的支撑杆围成的框槽区域为横梁插入口,所述横梁远离所述立柱的一端可拆卸的插入所述横梁插入口内。
进一步的,所述滑台组件包括伺服电机、竖直向的滑台模组、与所述滑台模组连接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力传感器连接;所述伺服电机与伺服电机驱动器和模组控制器连接,通过上位机对滑台模组移动距离进行控制,并输出位移信号;所述力传感器通过传感器控制器与上位机连接,向上位机输出力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377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