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医用流体容器装配系统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37331.6 | 申请日: | 2020-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339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郭志雄;刘志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百特国际有限公司;百特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28 | 分类号: | A61M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君合律师事务所 11517 | 代理人: | 吴龙瑛;顾云峰 |
地址: | 美国伊***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用 流体 容器 装配 系统 方法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医用流体容器装配系统和方法。所述医用流体容器装配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盘管托盘,其上设有用于接纳盘管的管接头的管接头接纳部;盘管准备单元,其配置成将盘管以预定姿态置于盘管托盘上,并使盘管的管接头从管接头接纳部伸出预定长度;至少一个容器主体托盘,其上设有用于接纳容器主体的容器接头的容器接头接纳部;容器主体准备单元,其配置成将容器主体以预定姿态置于容器主体托盘上并使容器主体的容器接头从容器接头接纳部伸出预定长度;容器接头扩张器,其配置成用于扩张容器接头的至少一部分;管接头上胶装置,其配置成在管接头的预定区域涂覆粘合剂;以及装配机构,其配置用于使涂覆有粘合剂的管接头与被扩张的容器接头对齐并插入容器接头内预定深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医用流体容器的装配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疾病或其他原因,人的肾脏系统可能会衰竭。任何原因导致的肾脏衰竭中,都存在很多生理紊乱。每日新陈代谢负荷的水、矿物质和排泄物的平衡在肾脏衰竭时不再可能。在肾脏衰竭期间,氮素代谢的有毒最终产物(尿素、肌氨酸酐、尿酸等)可能累积在血液和组织中。
肾衰竭和降低的肾功能可通过透析来进行治疗。透析从身体中去除应该由正常运行的肾去除的废弃物、毒素和过多的水。因为用于代替肾功能的透析治疗是挽救生命的,所以该治疗对很多人都至关重要。具有衰竭的肾的人在没有代替肾的至少过滤功能的情况下,不可能幸存。
腹膜透析是一种常用于治疗肾功能损失的透析疗法。腹膜透析使用透析溶液,其通过植入患者腹膜腔中的导管注入患者的腹膜腔中。透析液接触位于腹膜腔中的患者的腹膜。废弃物、毒素和过多的水从患者的血流经过腹膜并进入到透析液中。废弃物、毒素和水从血流到透析液的传送是由于扩散和渗透而产生的,即跨过腹膜产生渗透梯度。使用后的渗透液从患者的腹膜腔排出,以从患者体内去除废弃物、毒素和过多的水。上述循环随后被重复。
存在多种腹膜透析(PD)疗法,包括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自动腹膜透析(APD)和持续流动腹膜透析(CFPD)。CAPD是手动透析治疗,其中患者将植入的导管连接至排液装置,并且允许使用后的透析液从腹膜腔排出。然后,患者手动地允许新鲜的透析液从透析液容器流过患者的留置导管并进入患者的腹膜腔。然后,患者可以断开导管与透析液容器之间的连接以允许透析液在腹膜腔内驻留,从而将来自患者的血流的废弃物、毒素和过多的水传送到透析溶液中。在驻留周期之后,患者重复上述手动过程。在CAPD中,患者在一天内执行多次排液、填充和驻留循环,例如,约每天四次。
自动腹膜透析(APD)与CAPD的类似之处在于,其透析治疗也包括排液、填充和驻留循环。然而,APD仪器自动地执行三到四个循环的腹膜透析治疗,通常在患者睡觉的整夜。APD仪器通常流体连接至被植入的导管、一个或多个的透析液容器和排液容器。
APD仪器将新鲜透析液从透析液源通过导管泵送到患者的腹膜腔中,并且允许透析液在腔中驻留,使得可以发生来自患者的血流的废弃物、毒素和过多的水到透析溶液的传送。然后,APD仪器将用过的透析液从腹膜腔通过导管泵送到排液装置。APD仪器通常是计算机控制的,使得当患者连接至透析仪器时(例如当患者睡觉时)透析治疗自动地发生。即,APD系统自动地且依序地将流体泵送到腹膜腔中,允许其驻留,将流体从腹膜腔中泵送出去,并且重复该过程。
如同手动处理一样,在APD期间将发生多个排液、填充和驻留循环。“最后填充”通常在APD结束时使用,当患者在白天与透析仪器断开连接时,其保持在患者的腹膜腔中。APD使患者无需手动地执行排液、驻留和填充步骤。
如上所述,CAPD和APD都涉及使用医用流体容器。例如,排液容器用于从患者接收用过的透析液。排液容器主要包括容器主体和呈盘管形式的导管,其中导管的一端与容器主体的接头密封连接,导管的另一端可与患者腹腔液体连通,以便将用过的透析液到排液容器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百特国际有限公司;百特医疗用品有限公司,未经百特国际有限公司;百特医疗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373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