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住院病人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35734.7 | 申请日: | 2020-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097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奇荣;裴靖东;王锋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睿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6H70/40 | 分类号: | G16H70/40;G16H20/17;G16H10/60 |
代理公司: | 浙江英普律师事务所 33238 | 代理人: | 刘芬豪;王炎军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浦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住院 病人 治疗 使用 抗菌 药物 临床 决策 支持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住院病人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包括:病人基本信息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病人相关数据;治疗用药自动判别子模块,根据病人基本信息、手术信息状态、知识库规则自动判别是否为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用药前微生物标本有样必采保障子模块,用于住院病人在治疗感染使用抗菌药物前必须进行微生物标本送检的控制;微生物检验结果显示子模块;病原体针对性抗菌治疗推荐药品子模块,用于针对性治疗用药的药品遴选规范性进行控制;其他选择子模块,若患者由于特殊原因,无微生物标本可以进行采样,选择“其他”方式并填写具体无样可采的理由后,继续开立治疗用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信息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住院病人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临床决策支持系统。
背景技术
有研究表明,抗菌药物的使用量和细菌耐药性存在很强的正相关性。抗菌药物的耐药对全人类健康严重威胁,已不再停留在未来预测阶段,而是目前全世界都已经存在不同严重程度的抗菌药物耐药威胁。细菌耐药快速发展,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最大威胁之一。
现有技术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由于医师专业知识不足,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意识和理念不强,感染诊治能力不足,缺乏更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培训,工作诊治过程中存在着尝试用药,盲目联合用药,追求使用新药、高端药、超广谱药等现象;(2)由于治疗方案或手术存在感染风险的原因,都倾向于使用抗菌药物避免感染风险;(3)很多资深的医师已经养成了多年用药习惯,不愿进行改变,医疗机构缺乏过程管控措施,无法有效的阻断各种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现象发生现有的事后抽查点评管理手段,存在着审查样本小、人工点评效率低等问题,无法阻止不合理处方,更难说服医师改进;(4)医疗机构缺少综合性人才,难以提升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效果;由于大部分医疗机构缺乏涉及感染、检验、临床、微生物、药学、管理等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参与管理,管理有效性无法提升,导致很多医疗机构在进行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的过程中,采用的管理手段过于简单粗暴;(5)缺少有效的抗菌药物临床使用过程干预的工具,无法优化抗菌药物使用现状,较难满足国家对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的管理政策要求。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实有必要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用于提供一种住院病人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用于在对住院病人治疗用药开立医嘱过程中规范医生的行为,极大程度避免抗菌药物的滥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住院病人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包括:
病人基本信息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病人相关数据,包括实验室管理系统数据,电子病历系统和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数据;
治疗用药自动判别子模块,用于根据病人基本信息、手术信息状态、知识库规则自动判别是否为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
治疗用药前微生物标本有样必采保障子模块,依据微生物标本采集执行时间自动判别当前是否已采样或已送检,如7天内未采样送检,则弹出警示后退回医生医嘱界面要求开立微生物检验单并采样PDA扫描样本条形码后重新开立抗菌药物,如7天内已采样送检,继续下一步,如确实无样可采,退出后重新进入医嘱系统后开放“其他”选项;
其他选择子模块,点击后填写微生物标本无样可采的切实原因后继续开立抗菌药物医嘱;
微生物标本检验结果展示子模块,对于住院病人已经存在微生物检验结果,其中若检验结果中存在微生物检验阳性结果,则提醒医生查看病原检验结果,显示该病人所有微生物检验结果,医生根据专业判断哪个阳性结果为主要感染病原,选择后关联智能决策支持库中该病原的临床意义解读,提供医生进一步进行专业临床诊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睿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睿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357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