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红外发热功能的布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31601.2 | 申请日: | 202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111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朱红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浩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0/08 | 分类号: | D06M10/08;D06M10/10;D06M10/06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93 | 代理人: | 王会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红外 发热 功能 布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具有红外发热功能的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料或布料纤维表面包含红外吸收涂层,所述红外吸收涂层通过将红外吸收溶液喷涂或浸涂至布料或布料纤维上,经过紫外光固化得到;
按重量份数计,所述红外吸收溶液包括以下组分:
混合溶液 50-90份
有机硅烷 2-10份
硅烷偶联剂 0.5-3份
催化剂 0.001-0.05份
红外吸收剂 0.1-0.5份
紫外光固化剂 1-10份;
所述红外吸收溶液的制备步骤为:
按重量份数计,在避光的环境下,在50-90份混合溶液中加入2-10份有机硅烷,调节pH至4-5,在25-45℃温度条件下搅拌2-4h;依次加入0.5-3份硅烷偶联剂和0.001-0.05份催化剂继续搅拌反应12-24h;加入0.1-0.5份红外吸收剂和1-10份紫外光固化剂搅拌均匀,避光保存;
所述有机硅烷为长链烷基的硅烷,碳原子数>3,长链烷基的硅烷选自十二烷基三甲氧基硅烷、十六烷基二甲基氯硅烷、十七氟癸基三甲氧基硅烷、正辛基三甲氧基硅烷、十八烷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有机硅烷与硅烷偶联剂通过水解交联缩合,通过调配二者的烷基链长,可以在布料或布料纤维表面形成具有疏水效果的涂层,所述红外吸收剂选自酞菁染料、纳米三氧化钨、纳米ATO、纳米GTO、纳米ITO、纳米钨酸铯中的一种,能够在提供红外吸收效果的同时保留疏水效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红外发热功能的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溶液为混合溶剂为去离子水和有机溶剂的混合溶液,所述有机溶剂选自下述组分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甲醇、乙醇、异丙醇、丙酮、丁烷、己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红外发热功能的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烷偶联剂为含有不饱和基或含有环氧烃基的硅烷偶联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红外发热功能的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选自以下一种或多种的组合:二甲亚锡、甲苯磺酸-二丁基氧化锡、Pt-N(C2H5)3、辛酸亚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红外发热功能的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光固化剂包括光引发剂和预聚物,所述光引发剂占紫外光固化剂总量的0.01-5%,所述光引发剂选自安息香双甲醚、2-羟基-2-甲基-1-苯基甲酮、苯甲酰甲酸酯中的一种,所述预聚物选自聚氨酯丙烯酸酯、酚醛环氧丙烯酸酯、聚酯丙烯酸酯、聚醚丙烯酸酯中的一种。
6.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具有红外发热功能的布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布料或布料纤维表面通过喷涂或浸涂方法涂布红外吸收溶液,在60-80℃环境下,采用紫外灯进行辐照5-10min后得到所需布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浩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浩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3160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