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葡萄抗旱的栽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31109.5 | 申请日: | 202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443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王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17/02 | 分类号: | A01G17/02;A01C1/08;A01C1/00;A01C1/06;A01N59/08;A01N43/16;A01N37/40;A01N43/12;A01N45/00;A01P21/00;C05G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王峰刚 |
地址: | 030031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葡萄 抗旱 栽培 方法 | ||
1.一种葡萄抗旱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葡萄抗旱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进行葡萄种子的选择:选择抗旱葡萄种子,对种子进行过筛保留粒径为2~3mm的种子颗粒并去除较大粒径以及较小粒径的种子;对过筛种子进行再次筛选,去除种子外形畸形、表面已发生霉变、颜色异常或是表面破损的种子,得到栽培用葡萄种子;
步骤二,对栽培用葡萄种子进行处理:在栽种前,使用灌装有多菌灵溶液的喷雾器进行选择的葡萄种子的喷洒;多菌灵溶液喷洒结束后,进行6~15min的静置,然后将葡萄种子置于清水中进行清洗,捞出后将葡萄种子置于浸种液中浸泡;浸泡40~45min后将葡萄种子捞出,置于太阳下进行晾晒直至种子表面水分晾干;将处理后的葡萄种子使用种衣剂进行包裹、烘干,得到待播种的葡萄种子;
步骤三,进行葡萄种子播种与育苗:按照质量份数称取池塘淤泥15~20份、完全腐熟的禽畜粪便10~20份、磷酸二铵4~5份、过磷酸钙5~8份,混合并搅拌均匀,得到育苗基质,将育苗基质分层铺入育苗床中,每层铺设前进行一次营养水的喷施,得到葡萄育苗床;在育苗床基质的上方,将待播种的葡萄种子轻压入基质中,以种子整体被基质覆盖为标准,完成播种后在育苗床上覆盖半透明薄膜;
步骤四,移栽进行前,对干旱种植区域的土壤进行深翻,深翻深度为35~40cm;在土壤中加入葡萄栽培用复合肥料,并将肥料翻入土壤中,待种子发芽后将发芽种子连同基质进行移栽,保证株间距在30~35cm,移栽结束后平整土地,并进行灌溉;
步骤五,在平整后的土壤上方进行塑料薄膜的铺设,将条状塑料薄膜在葡萄植株间距处进行纵向铺设,保持横向区域的土壤裸露,并将塑料薄膜的边缘位置进行压紧;在横向区域的裸露土壤处进行滴灌管道的铺设;依据种植区域的降水量进行滴灌水量的调整;种植过程中进行葡萄病害、虫害观察,并对病虫害进行预防和治理;适时采收,完成葡萄抗旱的栽培;
所述步骤二中,浸种液的制备方法为:
按照质量份数进行纯净水、氯化钙、花青素、氯化钾、水杨酸、赤霉素的称取;
将氯化钙、氯化钾溶于纯净水中,得到盐溶液;
在盐溶液中加入水杨酸、赤霉素,均匀搅拌得到混合溶液;
将混合溶液进行加热,加热至55℃并进行6-8min保温;
将混合液进行静置,待其温度降为室温,加入花青素,进行超声分散,得到浸种液;
所述步骤四中,在土壤中加入葡萄栽培用复合肥料,包括:
(1)将尿素、蒙脱石、米糠进行混合,置于超音速气流粉碎机内进行粉碎,得到混合肥料;
(2)在混合肥料中加入完全腐熟的禽畜粪便,搅拌均匀,得到葡萄栽培用复合肥料;
(3)在深翻土壤中加入葡萄栽培用复合肥料,翻拌均匀;
(4)进行1-2天阳光照射,再次进行葡萄栽培用复合肥料的施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葡萄抗旱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多菌灵溶液的制备方法为:
将多菌灵粉剂与水按照质量分数为1:700~800的比例进行混合,搅拌均匀,得到多菌灵溶液。
3.如权利要求1所述葡萄抗旱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浸种液按照质量份数由纯净水120-200份、氯化钙2-5份、花青素3-4份、氯化钾6-7份、水杨酸4-7份、赤霉素1-2份组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葡萄抗旱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使用灌装有多菌灵溶液的喷雾器进行选择的葡萄种子的喷洒的具体过程为:
将多菌灵溶液加入到喷雾器中的水箱中,对水箱内部进行加压;将多菌灵溶液压入细管造成高速水流,高速水流碰到障碍物后裂成小水滴的原理;
在初次喷雾时,在喷雾起初的2~3分钟内所喷出的药液浓度较低,进行二次补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未经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3110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