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专用于充油海底电缆的多功能封堵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23241.1 | 申请日: | 2020-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882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骏;张维佳;黄小卫;郭强;梁健;吴聪;蔡驰;陈奕钪;岑贞锦;王宁;陈航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广州局 |
主分类号: | H02G15/23 | 分类号: | H02G15/23;H02G15/24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周友元;黄培智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专用 海底 电缆 多功能 封堵 接头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专用于充油海底电缆的多功能封堵接头,包括内堵头和外堵头;所述的内堵头包括底盘和设置在底盘中心的定位轴,底盘和定位轴的中心设有通孔一,通孔一位于底盘的一端设有内螺纹;所述的外堵头包括套筒和自密封接头,套筒一端敞口,另一端封闭,且该封闭端中心设有通孔二,自密封接头固定在套筒的封闭端中心,内部流道与通孔二相连。本发明的多功能封堵接头,集封堵、接续、供油功能于一体,可适用于充油海底电缆敷设安装、维修接续、电气试验等相关工作,具有很强的通用性、易用性、实用性,不仅降低了封堵接头安装作业的难度,也极大的节约了备件资源,对于水下线缆接续头制作的质量和效率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专用于充油海底电缆的多功能封堵接头。
背景技术
充油海底电缆是长距离跨海输电的核心设备,一般由铜导体、绝缘层、屏蔽层、铅合金护套、内护层、铠装和外护层等构成,电缆中心铜导体油管充绝缘油以实现电缆内部的绝缘和散热,海底电缆两端各配套安装一套油泵站,为其提供绝缘油流动的动力并时刻保持海底电缆内部的油压,防止海底电缆遭受外力破坏时海水倒灌入电缆导致电缆受损范围扩大。
由于充油海底电缆敷设安装、维修接续、电气试验等相关工作均涉及到海底电缆的临时封堵,以往会按照不同的需求进行不同方式的封堵,而封堵方式不统一不仅对作业人员技能水平的全面性要求较高,且各种不同封堵方式的备件、材料、工具准备不同也会造成极大的资源冗余浪费,作业成本高,效率低,不利于充油海底电缆各项相关工作的开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集封堵、接续、供油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封堵接头,便于在充油海底电缆的敷设安装、维修接续、电气试验等工作中使用,在实现相关功能的基础上保证封堵接头的通用性、易用性、实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专用于充油海底电缆的多功能封堵接头,包括内堵头和外堵头;
所述的内堵头包括底盘和设置在底盘中心的定位轴,底盘和定位轴的中心设有通孔一,通孔一位于底盘的一端设有内螺纹;
所述的外堵头包括套筒和自密封接头,套筒一端敞口,另一端封闭,且该封闭端中心设有通孔二,自密封接头固定在套筒的封闭端中心,内部流道与通孔二相连。
使用时,先将内堵头的定位轴插入电缆中心的铜导体油管中,并使内堵头的底盘与电缆端面相贴合,再用外堵头的套筒将底盘和电缆端头整个套住即可,需要向电缆供油时,将供油管从外堵头的自密封接头插入即可,需要将两根电缆的堵头相连时,用螺纹管穿过外堵头的自密封接头与内堵头的底盘螺接即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作为预留通道,所述的定位轴远离底盘的一端沿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与所述的通孔一相连通的径向孔。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为了便于插入电缆中心的铜导体油管,所述的定位轴远离底盘的端部设置有倒角一。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的底盘的边沿设有一圈朝向定位轴的锥形凸台。当内堵头的底盘与电缆端面贴合时,锥形凸台可插入到电缆的内护层,防止绝缘油从二者的空隙中流出。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的套筒的敞口端设置有倒角二,当外堵头与电缆需要外部堆料密封时,倒角的设置可以实现密封材料的平滑过渡。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的套筒的外壁相邻倒角二的位置设置有外螺纹。凹下去的螺纹通道可便于密封材料的附着,使电缆和外堵头之间的密封更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的套筒的外壁面沿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弧形凸台。套筒与电缆过盈配合,弧形凸台可提供敲击受力点,便于外堵头的打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的套筒封闭端的自密封接头既能实现两个堵头之间或者堵头与供油系统之间的快速连接,也能保证堵头未对外连接时的密封性,提高了堵头的拓展性和通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广州局,未经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广州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232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