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核电站含氢废气处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22858.1 | 申请日: | 2020-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176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王进文;张冬辉;周富涛;李晓蔚;徐万年;吴国辉;潘跃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岭东核电有限公司;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岭澳核电有限公司;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4 | 分类号: | B01D53/04;G21F9/02;B01D53/26 |
代理公司: | 深圳众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5 | 代理人: | 黄章辉 |
地址: | 518026 广东省深圳市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核电站 废气 处理 系统 | ||
本发明属于核电站废气处理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核电站含氢废气处理系统。该核电站含氢废气处理系统中:预处理单元包括压力调节阀和硅胶干燥器;预干燥器的出口连接压力调节阀的入口,压力调节阀的出口连接硅胶干燥器的入口;处理单元包括活性炭滞留床;活性炭滞留床连接硅胶干燥器;排放检测单元包括通风装置和放射性监测器;核电站排气系统排放的废气经过预处理单元进行降压调压和干燥处理后,经活性炭滞留床滞留放射性气体进行衰变之后,再通过监测排放单元将被监测器监测合格的废气排放到外界环境中。本发明中,无需设置高压储存罐,避免了核电站含氢废气因长时间高压存储而发生泄漏,提高了放射性气体排放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核电站废气处理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核电站含氢废气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核电站正常运行和预期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具有放射性的含氢废气。含氢废气主要包括核裂变反应所产生氢气、放射性惰性气体氪、氙等。为满足国家对核电站含氢废气排放的需求,这些放射性含氢废气不能直接被排放到空气中,以避免破坏自然生态系统。
现有技术中,核电站含氢废气的处理方法一般是,收集上游核辅助系统排放的放射性含氢废气,通过加压处理后在衰变罐中进行储存,经过一段时间的衰变后排向环境中。但是这种衰变罐储存排放废气的方法,不仅对衰变罐的压力要求较高、存储时间较长,存在着含氢废气向环境泄露的潜在风险;还需要人工对衰变罐进行进气、切换、关闭、排气等操作,运维工作复杂且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通过核电站衰变罐处理含氢废气潜在的泄露风险等问题,提供了一种核电站含氢废气处理系统。
鉴于以上问题,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核电站含氢废气处理系统,包括:
预处理单元,所述预处理单元包括用于调节核电站含氢废气压力的压力调节阀,用于对核电站含氢废气进行除湿处理的硅胶干燥器;所述压力调节阀的入口连接核电站含氢废气系统的压缩机出口,所述压力调节阀的出口连接所述硅胶干燥器的入口;
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包括活性炭滞留床;所述活性炭滞留床的入口连接所述硅胶干燥器的出口;
监测排放单元,所述监测排放单元包括连通外界环境的通风装置,以及安装在所述通风装置上的放射性监测器;所述通风装置的入口连接所述活性炭滞留床的出口;
核电站排气系统排放的含氢废气经过所述预处理单元进行调压和干燥处理后,流入所述处理单元并由所述活性炭滞留床滞留衰变之后,再通过所述监测排放单元将被所述放射性监测器器监测合格的废气排放到外界环境中。
可选地,所述预处理单元还包括用于对核电站含氢废气进行降温和除湿处理的预干燥器;所述压力调节阀的入口通过所述预干燥器连接核电站含氢废气系统的压缩机出口。
可选地,所述预干燥器上设有冷凝液汇集管;所述预处理单元还包括连通所述冷凝液汇集管出口的冷凝液收集箱。
可选地,所述预处理单元还包括用于对所述硅胶干燥器进行再生处理的再生加热器。
可选地,所述处理单元包括用于安装所述滞留床的筒体,所述活性炭滞留床包括隔板以及连接在所述隔板相对两侧的第一分层炭床和第二分层炭床;所述第一分层炭床和所述第二分层炭床均沿所述筒体的轴线方向布置,且均充填满活性炭颗粒;所述筒体的入口连接所述硅胶干燥器出口,所述筒体的出口连通所述通风装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分层炭床包括沿所述筒体的轴线方向间隔排布的至少两块第一半圆形承载板,所述第二分层炭床包括沿所述筒体的轴线方向间隔排布的至少两块块第二半圆形承载板;每块所述第一半圆形承载板和每块所述第二半圆形承载板均充填满所述活性炭颗粒。
可选地,处理单元还包括用于从所述筒体内吊出所述活性滞留床的吊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岭东核电有限公司;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岭澳核电有限公司;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岭东核电有限公司;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岭澳核电有限公司;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228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