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常闭型硅衬底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20896.3 | 申请日: | 2020-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208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刘军林;吕全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29/778 | 分类号: | H01L29/778;H01L21/33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常闭型硅 衬底 电子 迁移率 晶体管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半导体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常闭型硅衬底AlGaN/GaN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及其制造方法。晶体管包括硅衬底、外延结构、漏极电极、漏极欧姆接触金属层、钝化层、源极电极和栅极电极,其特征在于:源极电极和漏极电极分别位于器件的上下两侧,可改善平面结构AlGaN/GaN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面临的问题,同时有利于与硅器件的集成,采用选区硅衬底外延生长,使硅衬底上的AlGaN/GaN外延层分隔成相互独立小图形,大大降低了硅衬底与AlGaN/GaN外延层之间的应力累积,解决了外延薄膜的开裂、弯曲等问题,同时可以提升器件的制造良率和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半导体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常闭型硅衬底AlGaN/GaN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相比于第一、二代半导体材料,第三代半导体材料GaN具有禁带宽度大、击穿场强高、电子迁移率大、抗辐射能力强等优点,GaN基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在无线通信基站、雷达、汽车电子等高频大功率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AlGaN/GaN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AlGaN/GaN HEMT)结构的出现是基于1975年T.Mimura等人以及1994年M.A.Khan等人所描述的现象:在AlGaN和GaN异质结构界面区域显示出异常高的电子迁移率。目前常规的硅衬底AlGaN/GaN HEMT器件为平面结构,器件的源极、漏级和栅极均在器件的顶面,容易引起可靠性下降,例如在大栅极偏压或者高频条件下会出现电流崩塌效应,当工作在高温、大功率环境时会产生“自热效应”等。由于硅衬底与GaN材料体系之间巨大的热失配,使得在硅衬底上整面生长AlGaN/GaN HEMT结构存在薄膜易开裂、弯曲严重等问题,因此常规技术多采用复杂的缓冲层设计来进行应力控制和弯曲控制,工艺复杂,且在后续器件制造过程中容易带来良率低和可靠性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常闭型硅衬底AlGaN/GaN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中,源极电极和漏极电极分别位于晶体管的上下两侧,解决了平面结构硅衬底AlGaN/GaN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面临的问题,同时有利于与硅器件的集成,采用选区硅衬底外延生长,使硅衬底上的AlGaN/GaN外延层分隔成相互独立小图形,大大降低了硅衬底与AlGaN/GaN外延层之间的应力累积,解决了外延薄膜的开裂、弯曲等问题,同时可以提升器件的制造良率和可靠性。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常闭型硅衬底AlGaN/GaN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包括硅衬底、外延结构、漏极电极、漏极欧姆接触金属层、钝化层、源极电极和栅极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衬底的正面由凸面、凹面和位于凸面两侧的两个Si(111)面组成,其中凸面位于硅衬底正面的最上部,与硅衬底背面平行,凹面位于硅衬底底部两侧且与凸面平行,两个Si(111)面的两端分别与凸面和凹面相交,所述外延结构位于所述凸面和Si(111)面上,从硅衬底开始依次包括缓冲层、高阻层、GaN沟道层、AlGaN势垒层、P型层,所述P型层紧挨栅极电极底部,且仅存在于栅极电极下方区域,通过耗尽栅极电极下方的二维电子气而实现对AlGaN/GaN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的关断,成为常闭结构,所述漏极电极设置在所述硅衬底背面,所述漏极欧姆接触金属层位于凹面和外延结构一侧,在所述凹面和AlGaN势垒层之间形成电连接,并通过硅衬底与所述漏极电极导通,所述源极电极位于凸面上的AlGaN势垒层上,栅极电极设置在P型层上,且位于漏极欧姆接触金属层与源极电极之间。
更进一步,所述硅衬底电阻率小于等于10Ω·cm,所述硅衬底凸面为Si(110)面、Si(112)面、Si(113)面、Si(114)面、Si(115)面、Si(116)面、Si(117)面、Si(221)面、Si(331)面、Si(551)面、Si(661)面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208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核级纯四氟化铀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便于清理的加热型混凝土搅拌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