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臂架装置及作业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16975.7 | 申请日: | 2020-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175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0 |
发明(设计)人: | 邓彪;李江波;徐大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02 | 分类号: | E04G21/02;E04G2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康艳艳 |
地址: | 4101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作业 车辆 | ||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臂架装置及作业车辆,臂架装置包括第一臂架、第二臂架,第一臂架的一端与第二臂架的一端铰接,在臂架装置的折叠状态,第一臂架与第二臂架上下层叠设置,第一臂架上与第二臂架铰接的一端设有弯折臂段,弯折臂段向远离第二臂架的方向弯折。能够使第一臂架在与第二臂架铰接的一端的箱体截面做高,从而提升第一臂架的刚性和抗扭性,同时由于第一臂架的弯折臂段向远离第二臂架的方向弯折,也给第二臂架与第一臂架铰接的一端留有空间,可使第二臂架箱体截面做高,进而使得第二臂架的刚性和抗扭性得到明显提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臂架装置及作业车辆。
背景技术
混凝土泵车具有转台和设置在转台上的臂架装置。臂架装置包括多节臂架,通过驱动装置的驱动,多节臂架可以展开、收拢、旋转和折叠凳。臂架装置上固定有输送管,输送管跟随臂架装置一起移动,可以将混凝土输送到指定的位置。当混凝土泵车处于非工作状态时,多节臂架折叠起来以尽量减小混凝土泵车所占据的空间。
臂架装置在折叠状态时,因其在高度方向上受到约束,导致在竖直方向上的布置空间较小。因此,充分利用竖直方向的空间将臂架装置紧凑地折叠起来,对于增加臂架装置的总长度和提高臂架装置布料的灵活性而言非常关键。目前,混凝土泵车的臂架装置的折叠方式主要有R形、Z形以及RZ形等折叠方式。R形折叠方式是指多节臂节以卷绕或卷合的方式朝向一个方向例如顺时针方向折叠,朝相反方向例如逆时针方向展开。Z形折叠方式是指多节臂节以依次相反的方向折叠或者展开。RZ形是R形和Z形的组合。
现有技术中RZ折叠形式的臂架装置,第四臂架通常是直臂架,第四臂架的小头和第五臂架的大头在高度方向上的空间受到限制,导致第四臂架的小头和第五臂架的大头处的箱体截面不能做高,从而导致臂架的刚性和抗扭性较低。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臂架刚性和抗扭性较低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可提升臂架刚性和抗扭性的臂架装置及作业车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臂架装置,包括第一臂架、第二臂架,所述第一臂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臂架的一端铰接,在所述臂架装置的折叠状态,所述第一臂架与所述第二臂架上下层叠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臂架上与所述第二臂架铰接的一端设有弯折臂段,所述弯折臂段向远离所述第二臂架的方向弯折。
可选地,在所述臂架装置的折叠状态,所述第一臂架折叠于所述第二臂架的下方,所述第一臂架的弯折臂段向下弯折。
可选地,所述臂架装置包括首尾依次铰接的第一节臂架、第二节臂架、第三节臂架、第四节臂架和第五节臂架,在所述臂架装置的折叠状态,第五节臂架位于所述第四节臂架的上方,其中,所述第四节臂架为所述第一臂架,所述第五节臂架为所述第二臂架,所述第四节臂架在与所述第五节臂架铰接的一端向背离所述第五节臂架的下方弯折;
或,在所述臂架装置的折叠状态,所述第三节臂架位于所述第四节臂架的上方,所述第四节臂架为所述第一臂架,所述第三节臂架为所述第二臂架,所述第四节臂架在与所述第三节臂架铰接的一端向背离所述第三节臂架的下方弯折。
可选地,所述臂架装置包括首尾依次铰接的第一节臂架、第二节臂架、第三节臂架、第四节臂架,在所述臂架装置的折叠状态,所述第四节臂架位于第三节臂架的上方,其中,所述第三节臂架为所述第一臂架,所述第四节臂架为所述第二臂架,所述第三节臂架在与与第四节臂架铰接的一端向背离第四节臂架的下方弯折。
可选地,在所述臂架装置的折叠状态,第二节臂架位于第一节臂架的下方,第三节臂架位于第一节臂架与第二节臂架之间,第四节臂架位于第三节臂架的上方,第五节臂架位于第四节臂架的上方,
第一节臂架、第二节臂架及第三节臂架的首端折叠于第一纵向平面,第三节臂架的尾端、第四节臂架、第五节臂架折叠于第二纵向平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169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