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物分子捕获机构和微流控芯片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312630.4 | 申请日: | 2020-1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171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0 | 
| 发明(设计)人: | 徐为峰;丁丁;郭怡彤;李达;范蓓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G01N1/40;B01L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魏艳新;姜春咸 |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分子 捕获 机构 微流控 芯片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生物分子捕获机构和微流控芯片,涉及生物分子捕获技术领域,其中,生物分子捕获机构包括:基底;设置在所述基底上的多个捕获部,每个所述捕获部均包括导电柱和用于吸引生物分子的修饰层,每个所述导电柱均与第一电源端连接,所述修饰层覆盖在与其相应的所述导电柱的至少部分表面上。本发明结构简单,易于集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分子捕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分子捕获机构和微流控芯片。
背景技术
生物大分子的捕获和处理,是进行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环节。由于含有目的核酸/蛋白质的样本成分往往比较复杂,当目的核酸/蛋白质的含量或占比不足时,其关键信息往往被噪声掩盖,造成信息获取的困难。因此,能否准确、高效地捕获包括核酸/蛋白质在内的生物大分子,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目前,通常采用磁珠法进行核酸、蛋白捕获,在磁珠法中,通过细胞裂解液使得动植物的细胞裂解,并使与DNA结合的蛋白质变性,从而使DNA游离释放,而磁珠可以吸附DNA,之后通过洗涤,去除DNA以外的蛋白质、多糖等杂质,再用洗脱液解离吸附在磁珠上的DNA,最终得到纯度和浓度均很高的DNA。
但是,传统的磁珠法为吸附磁珠需要外置的磁棒装置,而去处杂质还需要通过移液器来实现,其结构复杂,不利于集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出了一种生物分子捕获机构和微流控芯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生物分子捕获机构,其中,包括:
基底;
设置在所述基底上的多个捕获部,每个所述捕获部均包括导电柱和用于吸引生物分子的修饰层,每个所述导电柱均与第一电源端连接,所述修饰层覆盖在与其相应的所述导电柱的至少部分表面上。
可选地,所述基底包括:
设置在所述基底与所述捕获部之间的导电层,所述导电层与所述第一电源端连接;
设置在所述导电层与所述捕获部之间的绝缘层,所述绝缘层上设置有过孔,所述过孔中设置有连接部,所述导电柱通过所述过孔中的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导电层连接。
可选地,所述导电层包括多个绝缘间隔的导电部,每个所述导电部至少与一个所述捕获部的导电柱连接。
可选地,所述导电柱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位于与其相应的所述过孔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的范围内。
可选地,多个所述捕获部划分为多组,每组包括至少一个所述捕获部,不同组的所述捕获部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的面积不同。
可选地,所述修饰层为多孔薄膜。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微流控芯片,其中,包括反应池,所述反应池中设置有上述的生物分子捕获机构。
可选地,所述微流控芯片还包括:进样口、第一进液通道、多个储液池和多个第二进液通道,所述第一进液通道的第一端与所述进样口连通,所述第一进液通道的第二端与所述反应池连通,每个所述储液池对应一个所述第二进液通道;
每个所述储液池上均设置有第一阀门,每个所述储液池均通过所述第一阀门与相应的所述第二进液通道的第一端连通,每个所述第二进液通道的第二端均与所述反应池连通。
可选地,所述微流控芯片还包括:第一收集池、第二收集池、第二阀门和出液通道;
所述出液通道的第一端与所述反应池连通,所述第二阀门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当所述第二阀门处于第一状态时,将所述第一收集池与所述出液通道的第二端连通;当所述第二阀门处于第二状态时,将所述第二收集池与所述出液通道的第二端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126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承载装置及半导体处理设备
- 下一篇:一种提高计算平面边界面电荷密度精度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