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线缆式定位漏水检测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09672.2 | 申请日: | 2020-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146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司端杨;陈科明;曾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3/40 | 分类号: | G01M3/40;G01R31/54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周希良 |
地址: | 31001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线缆 定位 漏水 检测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漏水检测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线缆式定位漏水检测装置及方法。本发明包括漏水感应线缆和漏水主机控制器。漏水感应线缆使用4芯带定位漏水检测线,漏水主机控制器检测4芯线缆组成的回路电阻,通过回路电阻的变化来确定是否漏水以及漏水定位点,并发送出漏水报警信息。漏水主机控制器包括中央控制部分、断线检测部分、定位检测部分、信号放大部分、以及电源变换部分。本发明中被测物理量是个变化量,没有固定的、精确的值,因此采用模糊逻辑方法进行漏水判断;本发明设置断线检测,避免由检测线断线而带来不必要的损失;本发明检测漏水及定位时采用硬件正负电压方式使检测线两端产生正负交替变化的电压以减轻极化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漏水检测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线缆式定位漏水检测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漏水可在任何建筑物中发生,一旦发生,就可能造成重大损失。如数据机房、配电室、档案室、仓库等重要场所发生的任何一次泄漏如不能及时的发现和排除,可能造成设备损坏、重要数据丢失等无法估计的严重后果,所以漏水检测也逐渐成为必不可少的部分。
现阶段的漏水检测感应器应用较多的是多芯线缆,控制器检测多芯线缆组成的回路电阻,通过回路电阻的变化来确定是否漏水以及漏水点定位,并给出报警信息。但是长期在感应线缆两端加同一方向的电压会导致极化现象,严重影响检测的精度和可靠性;而且漏水检测装置大多没有设置断线检测,如果感应线缆自身发生断裂,漏水检测失效,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带有断线检测且避免感应线缆极化的线缆式定位漏水检测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包括漏水感应线缆和漏水主机控制器。其中,漏水主机控制器包括中央控制部分、断线检测部分、定位检测部分、信号放大部分以及电源变换部分。漏水主机控制器通过实时采集被保护区域中漏水感应线缆的工作状态,及时准确报告被保护区域中漏水位置,并给出报警信息。
所述的漏水感应线缆采用4芯带定位检测线,其中,红色A1-A1’线和黄色B1-B1’线为电阻值接近零的信号线,检测线核心是两根黑色A2-A2’、B2-B2’线为单位长度电阻值被精密加工并为定值的连续电线。由于不同的水质具有不同的阻值,设水的电阻为rw,即使同一水质,测量时随着时间的推移rw也在变化,因此,要想准确检测漏水并可定位,就必须排除rw这一因素。使用连接导线将4芯感应线的一端A1’和A2’、B1’和B2’短接;同时使用连接导线将4芯感应线的另一端A1、A2、B1和B2分别连接至主机。当发生漏水时,假设漏水在检测线A2-A2’中间X1点处、检测线B2-B2’中间X2点处浸湿两根黑线,于是,漏水点将阻值均匀分布的两根黑线等效分割为两个回路,回路1为A2-X1-X2-B2,回路2为A1-A1’-A2’-X1-X2-B2’-B1’-B1。由漏水主机控制器在这两个回路施加检测电压VR,那么经过推导并消去rw可以得到漏水点至检测线端点的距离公式式中L1为漏水点至检测线端点的距离,r为单根黑色检测线总阻值;r0为单根黑色检测线单位长度(米)的阻值;R为定位检测部分中可根据水质来选择性设置的参考电阻,串联在连接导线回路中;VR为主机施加的回路电压;那么主机只要检测VA1B1和VA2B2值即可得到漏水点至检测线端点的距离。
所述中央控制部分作为整机控制中心,输出开关量以控制电路其他部分MOSFET电子开关的通断,实现不同的切换需求。另外,本部分还对模拟量进行A/D变换,实现漏水定位功能。最后给出报警信号。
所述的断线检测部分用于判断检测线路是否断线。由中央控制部分分别在A1-A2两端和B1-B2两端施加5V电压,当线路连接正常时检测线电阻r与电路中的串联电阻分压,由中央控制部分读取并分析A1-A2间的电压值VK1和B1-B2间的电压值VK2即可判断出线路是否正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096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