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依据指示剂显色判断反应进度的丙酸加工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06165.3 | 申请日: | 2020-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329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2 |
发明(设计)人: | 戴兴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象山沪东化学厂 |
主分类号: | G01N21/78 | 分类号: | G01N21/78;G01N21/80;C07C51/235;C07C53/1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依据 指示剂 显色 判断 反应 进度 丙酸 加工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化学工业技术领域,提供一种依据指示剂显色判断反应进度的丙酸加工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反应仓,反应仓的内壁活动连接有翻滚轴,翻滚轴的外壁活动连接有皮带。该依据指示剂显色判断反应进度的丙酸加工装置,驱动机构带动翻滚轴旋转,翻滚轴旋转加大丙酸和氧气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翻滚轴使转轮旋转,转轮和联动杆配合使用将第一闸门推动,混合反应液在第二闸门打开时流入检测池,而指示剂箱内部的紫色石蕊试剂在第一闸门打开时进入检测池,液面高度升高使浮力球上升挤压开关使光敏电阻运作,光敏电阻依据检测池内部的混合液颜色判断反应是否完全,利用指示剂显色判断反应进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学工业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依据指示剂显色判断反应进度的丙酸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化学工业是一种运用化学方法改变物质组成、结构或合成新物质的技术进行生产的产业,人类与化工的关系十分密切,化工产品在人类发展历史中,起着划时代的重要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化工产品不断的更新,能够运用于适合的行业,其中丙酸作为食品添加剂在食品行业有着重要作用。
在现有技术中,常使用丙醛和氧气进行反应生产丙酸,由于反应物和生产物均为无色,无法直观的看出反应的进度,反应完成度决定丙酸的纯度,且由于该化学反应受到温度、气压和接触面积影响,反应效率不明确,无法根据时间进行加料,因此一种依据指示剂显色判断反应进度的丙酸加工装置应运而生。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依据指示剂显色判断反应进度的丙酸加工装置,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依据指示剂显色判断反应进度的丙酸加工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反应仓,反应仓的内壁活动连接有翻滚轴,翻滚轴的外壁活动连接有驱动机构,翻滚轴的外壁活动连接有皮带,皮带的外壁活动连接有转轮,转轮的外壁活动连接有销钉,销钉的外壁活动连接有联动杆,联动杆的外壁活动连接有第一闸门,第一闸门的外壁活动连接有杠杆,杠杆的外壁活动连接有第二闸门,第二闸门的外壁活动连接有管道,管道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指示剂箱,管道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检测池,检测池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光敏电阻,光敏电阻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电磁铁,电磁铁的外壁活动连接有卡块,卡块的外壁活动连接有阻隔板,阻隔板的外壁弹性连接有螺旋弹簧,螺旋弹簧的外壁活动连接有滑块,阻隔板的外壁活动连接有原料箱。
优选的,所述机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原料箱,原料箱的内部分别存储丙醛和氧气,翻滚轴通过设置在其外壁的皮带活动连接有转轮。
优选的,所述转轮通过设置在其外壁的联动杆活动连接有第一闸门,第一闸门通过设置在其外壁的杠杆活动连接有第二闸门,杠杆的支点在其中间位置,第一闸门与第二闸门的移动距离相同,第一闸门与第二闸门只会打开一个。
优选的,所述管道的内壁开设有卡槽,卡槽防止试剂倒流,管道通过设置在其内壁的卡槽活动连接有第二闸门,管道连通指示剂箱与检测池以及反应仓与检测池,检测池的内部设有紫色石蕊试剂。
优选的,所述检测池的内部设有浮力球,检测池内部液面到达固定高度,浮力球利用开关控制光敏电阻,光敏电阻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机体,电磁铁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架,卡块的外壁弹性连接有螺旋弹簧,电磁铁的通电状态与光敏电阻相关。
优选的,所述阻隔板的外壁开设有卡槽,阻隔板通过设置在其外壁的卡槽活动连接有卡块,转轮通过设置在其外壁的联动杆活动连接有滑块,滑块通过设置在其外壁的螺旋弹簧活动连接有阻隔板。
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象山沪东化学厂,未经象山沪东化学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061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食品发酵设备
- 下一篇:从液化天然气的闪蒸汽中提纯氦气并液化的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