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道壁面喷淋式冷却循环散热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299300.6 | 申请日: | 2020-1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180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0 |
| 发明(设计)人: | 张娜;毛凯;姜培学;刘德刚;赵明;李少伟;薄靖龙;张红生;马鹏程;李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清华大学 |
| 主分类号: | F25D16/00 | 分类号: | F25D16/00;F25D17/02;F28C3/00;F28F27/00;B01D35/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7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管道 喷淋 冷却 循环 散热 方法 | ||
1.一种管道壁面喷淋式冷却循环散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壁面喷淋式冷却循环散热方法用于对真空管道磁悬浮交通运输系统的真空管道壁面进行散热,所述管道壁面喷淋式冷却循环散热方法包括:
将冷却管路(10)沿真空管道的长度方向设置在真空管道外壁面上,在真空管道的下方放置集水槽(40),所述冷却管路(10)包括管路本体(11)和多个喷水单元(12),多个所述喷水单元(12)间隔设置在所述管路本体(11)上;
将储水站(20)通过第一动力单元(30)与所述冷却管路(10)连接,将所述集水槽(40)通过第一回水组件(50)与所述储水站(20)连接,将所述储水站(20)通过第二动力单元(60)与冷却组件(70)连接;
当真空管道的管道壁面温度超出设定温度阈值范围时,所述第一动力单元(30)将存储在所述储水站(20)的低温液态水送至所述冷却管路(10),所述冷却管路(10)的多个喷水单元(12)喷射低温液态水以对真空管道的壁面进行散热,部分低温液态水与所述真空管道壁面接触后发生相变蒸发至大气环境,剩余的低温液态水吸收真空管道壁面的热量后汇集至所述集水槽(40);所述第一回水组件(50)将所述集水槽(40)内收集的高温液态水送至所述储水站(20),所述第二动力单元(60)将所述储水站(20)内的液态水送至所述冷却组件(70)冷却并将冷却后的液态水重新送至所述储水站(20);重复上述过程,直至真空管道的管道壁面温度处于设定温度阈值范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壁面喷淋式冷却循环散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壁面喷淋式冷却循环散热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冷却管路(10)的入口处设置第一温度传感器(80)和压力传感器(90),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80)获取的冷却管路(10)内液态水的温度以及所述压力传感器(90)获取的冷却管路(10)内液态水的压力调节所述第一流量调节阀(100)的开度以保证所述冷却管路(10)内液态水的压力和流量满足所述喷水单元(12)的打开压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道壁面喷淋式冷却循环散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壁面喷淋式冷却循环散热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一动力单元(30)和所述第一流量调节阀(100)之间设置第一过滤器(110),所述第一过滤器(110)用于对所述储水站(20)输出的液态水进行过滤。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管道壁面喷淋式冷却循环散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壁面喷淋式冷却循环散热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储水箱内设置第二温度传感器(120),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120)用于监测所述储水箱内液态水的温度;所述第一回水组件(50)包括第三动力单元(51)和第二流量调节阀(52),将所述集水槽(40)、所述第三动力单元(51)、所述第二流量调节阀(52)和所述储水站(20)依次相连接,当真空管道的管道壁面温度超出设定温度阈值范围时,所述第三动力单元(51)将所述集水槽(40)内的液态水运送至所述储水站(20),所述管道壁面喷淋式冷却循环散热方法根据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120)获取的所述储水箱内液态水的温度调节所述第二流量调节阀(52)的开度以调节进入所述储水箱内的液态水的水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道壁面喷淋式冷却循环散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壁面喷淋式冷却循环散热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三动力单元(51)和所述第二流量调节阀(52)之间设置第二过滤器(53),所述第二过滤器(53)用于对所述集水槽(40)输出的液态水进行过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清华大学,未经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9930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