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密度尼龙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98836.6 | 申请日: | 2020-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170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0 |
发明(设计)人: | 马广昊;刘道龙;刘卫伟;贾永鹏;王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特普工程塑料(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7/06 | 分类号: | C08L77/06;C08L77/02;C08L51/06;C08K7/28;B29C48/4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黄新民 |
地址: | 21512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度 尼龙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低密度尼龙复合材料,按重量份,包括如下组分;尼龙60‑80份;空心微珠10‑30份;增韧剂0‑20份;助剂0‑1份;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低密度尼龙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尼龙粒子、增韧剂、助剂先预混均匀;S2、将S1的物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的主料斗,空心微珠通过侧位料加入,通过抽真空负压将物料吸入挤出筒体,熔融挤出,经过水槽冷却、再经过切料机造粒;S3、注塑。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根据需要加入空心微珠,达到降低材料密度,满足客户需要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尼龙复合材料领域,尤其是涉及低密度尼龙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低密度尼龙复合材料,常规技术主要通过选择聚丙烯(聚丙烯的密度为0.90–0.91克/立方厘米)等聚烯烃材料,而通常材料的改性都是增重,随着科技的发展可穿戴设备的广泛应用,希望材料尽可能的轻,这样人们在使用可穿戴设备时就会感觉舒服很多,而聚丙烯的密度以及强度等性能有很多的局限性,所以开发一款密度更轻且强度合适的材料就显得非常有必要,该技术选择尼龙作为主要基体树脂,比如:尼龙6、尼龙66、长链尼龙及其复合等尼龙,研发密度在0.80-0.90克/立方厘米的轻质复合材料,具体方法如下:1、配方:尼龙(PA)、空心微珠、助剂(包括:尼龙增韧剂、润滑剂、抗氧剂)构成;2、加工设备:双螺杆挤出机、合适的螺杆组合、主喂料器、侧喂料器、失重秤等设备;3、加工工艺:空心微珠、干燥好的尼龙粒子其它配方中的原料通过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
但是,常规方法除了选择低密度的材料,无法对密度进行调整和降低。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低密度尼龙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主要是通过以尼龙和复合尼龙材料为载体,通过加入比重更轻的空心微珠,根据需要加入助剂,达到降低材料密度,满足客户需要的目的。
本发明的主要内容包括:一种低密度尼龙复合材料,按重量份,包括如下组分;
优选的,所述尼龙采用PA66、PA6、PA1010、PA1012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增韧剂采用马来酸酐接枝聚烯烃。
优选的,所述助剂为润滑剂、抗氧剂。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低密度尼龙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尼龙粒子、增韧剂、助剂先预混均匀;
S2、将S1的物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的主料斗,空心微珠通过侧位料加入,通过抽真空负压将物料吸入挤出筒体,熔融挤出,经过水槽冷却、再经过切料机造粒;
S3、注塑;
其中,步骤S2中的双螺杆挤出机主要包括:减速电机、喂料筒体、挤出筒体、主料斗、侧位料、真空接口,在所述喂料筒体中设置有喂料螺杆,在所述挤出筒体中设置有挤出螺杆,所述喂料螺杆和挤出螺杆通过减速电机驱动,所述真空接口靠近挤出筒体设置,真空接口连接外部真空系统,所述主料斗设置于喂料筒体靠近减速电机一侧的上方,所述侧位料设置于喂料筒体靠近减速电机一侧的侧面。
另外,螺杆组合设计方面须选用剪切力较弱的啮合块,比如:45度角的等。过强容易使得空心微珠被挤破,过弱则起不到树脂与空心微珠有效地混合;同时,须控制好加工温度,温度太高导致树脂流动性高,螺杆扭矩变小不利于混合,温度太低导致树脂粘度大,以致于使得螺杆剪切力增大,不利于空心微珠的完整性而被挤压破裂。上述两方面工艺因素对最终材料密度会有影响。
优选的,步骤S2中温度范围设置为230~280℃,主机转速300rpm。
优选的,所述真空接口处设置有网孔板,所述网孔板的孔径小于空心微珠的粒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特普工程塑料(苏州)有限公司,未经安特普工程塑料(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988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