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路体进液装置及其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95916.6 | 申请日: | 2020-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608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蒲亮;念洛竹;张德润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5B41/40 | 分类号: | F25B41/4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高博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路 体进液 装置 及其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路体进液装置及其方法和应用,进液装置出口与分路体相连接,包括依次连接的前弯管段、第一弯管、第二弯管和内螺纹段,第二弯管与第一弯管的转弯方向相反,第二弯管末端连接内螺纹管。本发明通过反向弯管和内螺纹平衡弯管的相分离现象,改善进液管弯管引起的分相现象,使气液两相冷媒均匀进入分路体,提高分路体分配均匀性,同时分路体内流动噪音较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路体进液装置及其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空调蒸发器内为减小压力损失需要将冷媒分成多个支路。分路体安装于膨胀阀与蒸发器之间,作用是将膨胀阀节流后的两相冷媒等量地分配到各支路的毛细管中进入蒸发器。分路体入口通常有一段进液管,以将冷媒送入分路体内。
通常情况下,受制于空调机内部空间限制,分路体的安装位置靠下,分路体进液管需要转弯90°以上才能从下插入分路体中。两相冷媒受到离心力作用,液相冷媒贴于弯管内壁外侧流动,而气相冷媒贴于内侧流动,发生分相现象,使得进入分路体的冷媒呈现分层流动趋势,导致分路体不能均匀将冷媒分配到各个毛细管支路中,影响蒸发器换热效率。而现有技术通常在分路体入口增加一个节流喷嘴2,虽然提高了分路体的分配均匀性,但是大大增加了分路体内的压力损失和流动噪音,影响了用户的舒适度,如图1所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分路体进液装置及其方法和应用,解决现有分路体进液管的冷媒分相现象引起分路体内冷媒分配不均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分路体进液装置,包括前弯管段,前弯管段依次连接第一弯管、第二弯管和内螺纹段构成分路体进液装置,分路体进液装置与分路体连接,第一弯管与第二弯管的转弯方向相反,第一弯管的转弯角度大于90°,第二弯管的转弯角度小于90°,第一弯管与第二弯管的转弯圆心分别位于管道的两侧,通过第二弯管末端的内螺纹段将流动到壁面的液相冷媒整流成旋流,形成环状流进入分路体。
具体的,第一弯管的转弯角度为120~270°,第二弯管的转弯角度在30~90°,第一弯管与第二弯管的转弯半径相等。
具体的,内螺纹段包括内螺纹段管壁,内螺纹段管壁上设置有向内凸起的内螺纹,内螺纹沿内螺纹段管壁从内螺纹段的入口处延伸至内螺纹段的出口处。
进一步的,内螺纹为多头螺纹,头数为4~16,内螺纹的螺旋角为20~50°。
进一步的,内螺纹的齿高为0.2~0.5mm。
进一步的,内螺纹的牙形包括三角形、梯形和矩形。
具体的,第一弯管、第二弯管和内螺纹段连接处的管道中心线相切。
本发明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分路体进液装置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第一弯管和第二弯管引导两相制冷剂分相,使液相制冷剂靠于弯道外侧流动,第一弯管的转弯角度为120~270°,第二弯管的转弯角度在30~90°;
S2、通过第一弯管和第二弯管的反向惯性力引导外侧的液相制冷剂流向弯道中心;
S3、通过内螺纹段使碰到内壁面的液相制冷剂形成旋转流动,形成环状流进入分路体,内螺纹段的内螺纹头数为4~16,螺旋角为20~50°。
本发明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分路体进液装置在空调器中的应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959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