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丝网测量浓硼扩散特性的T型管实验模拟体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294645.2 | 申请日: | 2020-1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898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 发明(设计)人: | 彭传新;张妍;龚随军;昝元锋;林欣茹;闫晓;卓文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
| 主分类号: | G21C17/022 | 分类号: | G21C17/022;G21C17/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唐邦英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丝网 测量 扩散 特性 实验 模拟 方法 | ||
1.基于丝网测量浓硼扩散特性的T型管实验模拟体,其特征在于,包括T型管筒体(1),所述T型管筒体(1)包括水平管,所述水平管上设置有安注管,所述水平管上在安注管的两侧均设置有丝网测量组件(2),所述丝网测量组件(2)垂直于水平管的轴线设置,所述丝网测量组件(2)若干水平组丝和若干垂直组丝组成,所述水平组丝与垂直组丝相互垂直,所述安注管和水平管分别用于注入硼酸溶液和冷却剂,所述安注管上设置有浓硼溶液流量测量组件(3),所述水平管的入口端设置有主回路流量测量组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丝网测量浓硼扩散特性的T型管实验模拟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管上游设置有两组丝网测量组件(2),所述水平管下游设置有4组丝网测量组件(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丝网测量浓硼扩散特性的T型管实验模拟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游两组丝网测量组件(2)离安注管的位置分别为10mm和50mm,下游4组丝网测量组件(2)离安注管的位置分别为10mm、20mm、30mm和5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丝网测量浓硼扩散特性的T型管实验模拟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安注管与水平管的连接方式为插入式连接或平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丝网测量浓硼扩散特性的T型管实验模拟体,其特征在于,当安注管与水平管的连接方式为插入式连接时,安注管插入深度为水平管直径的10%、20%、30%、40%或5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丝网测量浓硼扩散特性的T型管实验模拟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安注管和水平管的中心线夹角θ为30°-33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丝网测量浓硼扩散特性的T型管实验模拟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安注管和水平管的中心线夹角θ为30°、60°、90°、120°、150°、180°、210°、240°、270°、300°或330°。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基于丝网测量浓硼扩散特性的T型管实验模拟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安注管与水平管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9.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基于丝网测量浓硼扩散特性的T型管实验模拟体的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T型管筒体(1)的水平管注入冷却剂,通过主回路流量测量组件(4)测量进入T型管筒体(1)的流体流量;
S2、通过T型管筒体(1)的安注管注入硼酸溶液,通过(3)浓硼溶液流量测量组件测量进入T型管筒体(1)的硼酸溶液流量;
S3、硼酸溶液注入后,采用丝网测量组件(2)实时测量T型管筒体(1)内的硼浓度分布情况;
S4、更换不同安注管内径的T型管实验模拟体,获得不同安注管内径T型管的浓硼扩散特性;
S5、更换安注管和水平管的中心线不同夹角的T型管实验模拟体,获得不同安注管和水平管的中心线不同夹角的T型管的浓硼扩散特性;
S6、更换不同安注管插入深度的T型管实验模拟体,获得不同安注管插入深度的T型管实验的浓硼扩散特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未经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9464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