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配电网电容电流测试操作杆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93491.5 | 申请日: | 2020-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579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吕泽承;裴云庆;田树军;王飞风;蒋圣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R31/52 | 分类号: | G01R31/52;G01R31/08;G01R19/00;G01R1/04;G08B2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34 | 代理人: | 刘小哲 |
地址: | 530015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配电网 电容 电流 测试 操作 | ||
本发明涉及电网测量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配电网电容电流测试操作杆,包括一内部设有报警电路的验电器;以及远程开关组件,远程开关组件主要包括壳体、真空继电器和遥控开关模块,所述验电器连接在所述壳体的前端,所述真空继电器和遥控开关模块分别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壳体的外壁上包括一固定设置的接线座,真空继电器的一对主触点分别与验电器、接线座电性连接,与所述主触点对应辅助触点与遥控开关模块的输出接口电性连接在一起;本发明能够有效地解决外挂PT法测量过程中,发生单相接地的故障时,人为操作引线脱离中性点,其安全性和可靠性都得不到有效的保证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网测量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配电网电容电流测试操作杆。
背景技术
目前配电网电容电流测量的方法主要是采用电容电流测试仪从PT柜的开口三角或从主变(或站用变)的中性点外加PT进行测量。由于从开口三角处测量涉及到其他班组的配合、处理PT一次和二次消谐电阻等操作,试验过程时间较长,工作效率低,试验班组更多采用从主变(或站用变)的中性点外加PT进行测量。测量时,将PT的二次侧与测试仪的输出端连接,PT的一次侧一端接地,另一端通过一根绝缘操作杆将测试线引到中性点后进行测量。
测量过程中,有可能发生单相接地的故障,导致中性点的电压升高到相电压,这时PT起到隔离高压和低压侧的作用,试验人员必须迅速将引线脱离中性点,让仪器退出测量状态。这一脱离的过程越快,对试验人员和仪器越安全。
目前这一脱离操作是由试验人员人为操作实现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都得不到有效的保证。
发明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配电网电容电流测试操作杆,能够有效地解决外挂PT法测量过程中,发生单相接地的故障时,人为操作引线脱离中性点,其安全性和可靠性都得不到有效的保证的问题。
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配电网电容电流测试操作杆,包括一内部设有报警电路的验电器;以及远程开关组件,远程开关组件主要包括壳体、真空继电器和遥控开关模块,所述验电器连接在所述壳体的前端,所述真空继电器和遥控开关模块分别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壳体的外壁上包括一固定设置的接线座,真空继电器的一对主触点分别与验电器、接线座电性连接,与所述主触点对应辅助触点与遥控开关模块的输出接口电性连接在一起;以及绝缘杆,固定连接在所述壳体的后端。
更进一步地,所述验电器包括用于接触带电检测体的金属钩头和绝缘手柄,所述绝缘手柄螺纹连接在所述壳体的前端,所述绝缘杆螺纹连接在壳体的后端。
更进一步地,所述绝缘手柄上位于金属钩头的一端设置有LED灯,所述金属钩头通过高压绝缘线沿壳体的内部与真空继电器的主触点相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绝缘杆主要由多根绝缘材质的操作杆首尾连接组成,相邻操作杆之间螺纹连接在一起。
更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外壁上在连接绝缘杆的一侧设置有双色指示灯,所述双色指示灯关联所述辅助触点,辅助触点接通时,双色指示灯发红光,断开时,发绿光。
更进一步地,所述遥控开关模块采用无线射频型开关模块,所述真空继电器采用常开型35kV真空继电器。
有益效果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知的公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934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