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吸引功能的超声镜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92789.4 | 申请日: | 2020-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448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杨晓杰;柴天赐;张伟光;陈良万;陈椿;康明强;林江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8/12 | 分类号: | A61B8/12;A61B8/00;A61M1/00;A61B1/04;A61B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枝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91 | 代理人: | 张庆瑞 |
地址: | 350001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吸引 功能 超声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吸引功能的超声镜,包括探测头、超声波装置和探测管,所述探测头开设有空心室,所述超声波装置置于空心室内部,所述探测管内包裹有电缆管、出液管和介质管,所述探测头上设有介质囊,所述介质囊与介质管连通,所述超声波装置与介质囊相抵。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吸收装置内的扇叶可以将吸收装置附近的杂质泡沫聚集在收集装置内,以便吸收装置对泡沫杂质的吸收,而扇叶在转动时可以对玻璃壁上粘粘的杂质清理干净,保证摄像装置的正常工作,通过吸收装置可将泡沫杂质吸收之后从出液管内排出,防止杂质在人体内部堆积,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避免杂质遮挡摄像装置,方便医生对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观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超声波内窥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吸引功能的超声镜。
背景技术
以往,在医疗领域中利用到超声波内窥镜。超声波内窥镜为在插入至受检体的体腔内的插入部的前端部一体地配置摄像元件及多个超声波换能器的内窥镜。各超声波换能器朝体腔内的被观察部位产生超声波,并接收经被观察部位反射的超声波回声(回声信号),对应于所接收的超声波回声的电信号(超声波检测信号)输出至超声波观测装置(超声波用处理器装置)。而且,进行超声波观测装置中各种信号处理之后,作为超声波断层图像而显示在监控器等;
超声波、回声信号在空气中显著衰减,因此在超声波换能器与被观察部位之间需要介入超声波传递介质(例如,水、油等)。因此,在超声波内窥镜的前端部安装具有伸缩性的袋状气囊,在该气囊中注入超声波传递介质而使其膨胀,并与被观察部位抵接。由此,空气从超声波换能器与被观察部位之间被排除,从而可防止超声波和回声信号的衰减。为了将超声波传递介质供给并排出至气囊的内部,在超声波内窥镜的插入部的内部插通有供排管路(气囊用供排管路)。供排管路具有向插入部的前端部开口的供排口(前端开口),使得超声波传递介质通过该供排口被供给并排出至气囊的内部。
而现有超声波内窥镜不具有吸引杂质的功能,而人们通过超声波内窥镜治疗病人时,往往会在病人体内产生泡沫或者由于治疗产生的杂质,如果不及时清理只依靠病人的代谢能力排出杂质则比较缓慢,杂质留在病人体内仍有安全隐患,影响病人的康复速度,容易引起病人的二次感染,且治疗过程中产生的泡沫杂质会遮挡探头上的照明装置和摄像装置,导致医生不易观察患者的病情,探测进度缓慢,造成内窥时间延长,治疗过程缓慢,长时间内视患者容易造成患者的不适。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具有吸引功能的超声镜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内窥镜不易吸引杂质和摄像探头容易被杂质遮蔽等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具有吸引功能的超声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吸引功能的超声镜,包括探测头、超声波装置和探测管,所述探测头开设有空心室,所述超声波装置置于空心室内部,所述探测管内包裹有电缆管、出液管和介质管,所述探测头上设有介质囊,所述介质囊与介质管连通,所述超声波装置与介质囊相抵,所述探测头与探测管通过连接装置固定连接,所述探测头下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摄像装置,所述凹槽上设有玻璃壁,所述探测头靠近凹槽的部分设有收集装置,所述空心室内设有吸收装置,所述空心室内固定连接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头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远离驱动装置的一端与空心室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出液管通过连接装置与吸收装置密封连接。
优选的,所述收集装置内壁与玻璃壁相平,所述收集装置转动连接有转环,所述转环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收集扇叶。
优选的,所述收集装置密封连接有收集管,所述收集管贯穿空心室侧壁和转环内壁,所述收集管与吸收装置密封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杆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转环贯穿空心室侧壁,所述转环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通过齿条链传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未经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9278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按摩枪活塞头的抗磨损结构
- 下一篇:一种可视化超声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