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冲裁模具及其制造方法与利用其冲裁聚酰亚胺薄膜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290670.3 | 申请日: | 2020-1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206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3 |
| 发明(设计)人: | 曹立林;李杨;王运平;范沛;张飞;杨文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西安动力控制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6F1/44 | 分类号: | B26F1/44;B26F1/38;B23P15/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汪海艳 |
| 地址: | 710077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模具 及其 制造 方法 利用 聚酰亚胺 薄膜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冲裁模具及其制造方法与利用其冲裁聚酰亚胺薄膜的方法。针对利用精密冲裁设备冲裁聚酰亚胺薄膜时存在的成本高、对冲裁模具加工精度要求非常高,造价昂贵,制造周期长的问题。冲裁模具包括上模板、凸模、凹模及下模板,凸模固定在上模板上,凹模固定在下模板上,凸模与凹模同轴且零间隙配合。制造方法包括制作凸模、预加工凹模、利用凸模加工凹模及对凸模和凹模平磨开刃口的步骤。利用该模具可以对厚度大于等于0.04毫米的有机高分子材料或不锈钢薄板冲裁。本发明采用凸模与凹模间相互啃切形成零间隙配合,模具制造时无需考虑配合间隙,模具制造周期缩短一半左右,成本可降低50%左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冲裁模具制造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冲裁模具及其制造方法与利用其冲裁聚酰亚胺薄膜的方法。
背景技术
聚酰亚胺薄膜是用0.04毫米厚的有机高分子材料经冲裁加工制成,具有耐高温、耐绝缘性能,广泛应用于航空发动机燃油附件系统中。此类超薄冲压件,一般采用精密冲裁设备,其要求高,使用、维护费用高;且冲裁模具间隙要求是0.002毫米,加工精度要求非常高,造价昂贵,制造周期长。
为缩短航空产品研发和制造周期,在现有普通冲裁设备的条件下,降低模具制造成本、缩短加工周期是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利用精密冲裁设备冲裁聚酰亚胺薄膜时存在的成本高、对冲裁模具加工精度要求非常高,造价昂贵,制造周期长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冲裁模具制造方法及利用其冲裁聚酰亚胺薄膜的方法,在现有设备资源条件下,实现0.04毫米厚聚酰亚胺薄膜冲裁加工的模具,降低冲裁模具制造成本,缩短加工周期,实现聚酰亚胺薄膜类零件的高品质加工。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冲裁模具,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上模板、凸模、凹模及下模板,所述凸模固定在上模板上,所述凹模固定在下模板上,凸模与凹模同轴且零间隙配合。
进一步地,该冲裁模具,还包括凸模固定板,所述凸模通过凸模固定板固定在上模板上。
进一步地,该冲裁模具还包括退件器与顶杆;所述退件器位于凹模型孔内,所述顶杆从下至上穿过下模板,伸入凹模型孔内与退件器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冲裁模具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制作凸模;
选取硬度为a的原材料制作凸模,其中a为正数;
步骤2、预加工凹模;
选取硬度为b的原材料预加工凹模,预加工的凹模型孔尺寸比凸模沿周小0.1-0.2mm;其中b为正数,且b小于a;
步骤3、利用凸模加工凹模;
保证凸模和步骤2预加工后凹模的相对位置,使凸模逐步切入预加工后凹模型孔0.5~1mm,形成啃切刃口;
步骤4、对凸模和凹模平磨开刃口。
进一步地,步骤1中:选用CrWMn制作凸模,热处理硬度为HRC58-62;步骤2中选用预硬钢NAK80预加工凹模,出厂硬度为HB340-380。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冲裁聚酰亚胺薄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制作凸模;
选取硬度为a的原材料制作凸模,其中a为正数;
步骤2、预加工凹模;
选取硬度为b的原材料预加工凹模,预加工的凹模型孔尺寸比凸模沿周小0.1-0.2mm;其中b为正数,且b小于a;
步骤3、利用凸模加工凹模;
保证凸模和步骤2预加工后凹模的相对位置,使凸模逐步切入预加工后凹模型孔0.5~1mm,形成啃切刃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西安动力控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航发西安动力控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906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