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岸坡水生态景观式瀑布型水质净化系统及其净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86043.2 | 申请日: | 2020-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210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杨香东;李瑞清;刘贤才;熊壮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省水利水电规划勘测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E02B3/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黄行军;冯超 |
地址: | 43006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生 景观 瀑布 水质 净化系统 及其 净化 方法 | ||
1.一种岸坡水生态景观式瀑布型水质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沿着湖泊岸边临水坡地设置的净化坡面(1)和层级小挡墙台阶(2)以及设置在湖泊/河水中的太阳能供水装置(3),
所述太阳能供水装置(3)上安装有提水管路(4),所述提水管路(4)埋设在净化坡面(1)下并沿着湖泊岸边临水坡地布置,所述净化坡面(1)和层级小挡墙台阶(2)下方依次布置有多个分水管路(5),所述分水管线(5)的进水端与提水管路(4)连通,所述净化坡面(1)上种植有水生植物(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岸坡水生态景观式瀑布型水质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层级小挡墙台阶(2)背面的净化坡面(1)上设置有过滤沟(7);所述过滤沟(7)内铺设有砂石层(7.1),所述砂石层(7.1)由上至下依次由粗砂层、卵石层和大鹅卵石层组成;它们厚度分别为15~25厘米、15~25厘米、25~35厘米;所述砂石层(7.1)上种植有水生植物(6),所述砂石层(7.1)内铺设有与提水管路(4)连接的分水管路(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岸坡水生态景观式瀑布型水质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粗砂层中,粗砂的粒径为0.1~0.5毫米;所述卵石层中,卵石的粒径为10~50毫米;所述大鹅卵石层中,大鹅卵石的粒径为20~30厘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岸坡水生态景观式瀑布型水质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供水装置(3)包括太阳能水泵(3.1),所述太阳能水泵(3.1)漂浮在湖泊/河水上,所述太阳能供水装置(3)还包括与太阳能水泵(3.1)连接的太阳能电池板(3.2)和间隔设置在净化坡面(1)上的太阳能电池板(3.2),所述净化坡面(1)上的太阳能电池板(3.2)通过电线与太阳能水泵(3.1)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岸坡水生态景观式瀑布型水质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水泵(3.1)为三相交流太阳能水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岸坡水生态景观式瀑布型水质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坡面(1)和层级小挡墙台阶(2)由块石/鹅卵石干砌或砂浆砌筑而成的,其中,块石的粒径为150~350毫米、鹅卵石的粒径为100~300毫米。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岸坡水生态景观式瀑布型水质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生植物(6)为沉水植物或挺水型高杆水生植物;所述沉水植物选自金鱼藻、苦草和菹草;挺水型高杆水生植物选自荷花、水葱和芦苇。
8.一种岸坡水生态景观式瀑布型水质净化系统的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利用太阳能供水装置将湖泊/河水中的原水通过提水管路提升至布置于分水管路中,注入净化坡面、层级小挡墙台阶和过滤沟内;
2)利用过滤沟内混合层及其表面生长的水生植物能够有效过滤吸附掉水中固体颗粒物,使水的固体颗粒、浑浊度、肉眼可见物这些指标,同时过滤后的净化水经过层级小挡墙台阶孔隙、孔洞流出,形成景观式瀑布流水,再经过坡面种植的水生植物的吸附和过滤,对水流进行二次净化,使流水控制在Ⅲ类水质标准;同时,组成湖泊绿化景观植被系统,实现了生态环保的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省水利水电规划勘测设计院,未经湖北省水利水电规划勘测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8604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