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小龙虾连续头尾自动定位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84175.1 | 申请日: | 2020-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009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吴电建;周明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22C29/02 | 分类号: | A22C29/02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李满 |
地址: | 430068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龙虾 连续 头尾 自动 定位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龙虾连续头尾自动定位装置,它的电磁脉冲振动器的振动圆盘设置在圆柱形外框的底部,回收槽位于圆柱形外框的外侧面,螺旋上升轨道、导虾槽和水平圆弧槽布置在圆柱形外框的内壁上,螺旋上升轨道的入口位于圆柱形外框的底部,导虾槽和水平圆弧槽均位于螺旋上升轨道的上方,导虾槽的入口连接螺旋上升轨道的出口,导虾槽的出口连接水平圆弧槽的入口,水平圆弧槽上开设有筛选缝,回收槽位于筛选缝下方,圆柱形外框侧面开设有与回收槽的小龙虾聚集端连通的回收口,本发明能实现大量杂乱无章的小龙虾快速连续地自动排序和头尾自动定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小龙虾连续头尾自动定位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随着小龙虾在消费市场火爆的需求量,小龙虾产业已逐步形成了较大规模的苗种繁育、人工养殖、加工流通、餐饮和节日庆典于一体的产业链。目前,小龙虾养殖业已有多年的实地养殖经验和较为成熟养殖方法;但是,小龙虾产业链中小龙虾自动加工仍处于起步阶段。在小龙虾加工厂中,为了得到市场上需求的成品虾球,大量的小龙虾通常是通过手工方式完成去虾头和抽虾线等加工操作;其劳动密集度大、劳动强度高且虾肉易受到污染等问题尤为突出。
针对小龙虾加工厂存在的这类问题,急需考虑利用小龙虾自动化加工方式替代其传统的人工手工方式,实现小龙虾加工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为了实现小龙虾自动去虾头和抽虾线等加工操作,首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对小龙虾加工厂中大量杂乱无章的小龙虾按照一定的先后顺序和头尾一致的方向进行自动连续排序。目前,小龙虾加工市场没有关于小龙虾连续自动排序的加工装置,相关文献资料中提到了一种用传输带和小龙虾头尾定位结构相结合实现小龙虾的续自动排序,但每次都需对单个小龙虾进行头尾定位,其加工效率较低,很难适应小龙虾加工厂中大量杂乱无章的小龙虾连续快速自动加工的应用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小龙虾连续头尾自动定位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和方法能实现大量杂乱无章的小龙虾快速连续地自动排序和头尾自动定位。
为实现此目的,本发明所设计的小龙虾连续头尾自动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电磁脉冲振动器、回收槽、导虾槽、圆柱形外框、螺旋上升轨道和水平圆弧槽,其中,电磁脉冲振动器的振动圆盘设置在圆柱形外框的底部,回收槽位于圆柱形外框的外侧面,螺旋上升轨道、导虾槽和水平圆弧槽布置在圆柱形外框的内壁上,螺旋上升轨道的入口位于圆柱形外框的底部,导虾槽和水平圆弧槽均位于螺旋上升轨道的上方,导虾槽的入口连接螺旋上升轨道的出口,导虾槽的出口连接水平圆弧槽的入口,水平圆弧槽上开设有筛选缝,回收槽位于筛选缝下方,圆柱形外框侧面开设有与回收槽的小龙虾聚集端连通的回收口;
振动圆盘在电磁脉冲振动器的带动下在圆柱形外框上产生连续的斜向上方的振动,该斜向上方的振动与螺旋上升轨道的螺旋方向相匹配,所述斜向上方的振动在螺旋上升轨道上产生小龙虾环形输送方向,所述小龙虾聚集端位于回收槽上沿小龙虾环形输送方向的末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快速连续的将小龙虾自动排序和头尾自动定位。该发明装置为实现小龙虾的去虾头和抽虾线等自动化加工操作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可直接用于小龙虾自动化加工过程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个方向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个方向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其中,1—实心金属圆柱底脚、2—金属空心圆盘、3—电磁脉冲振动器、4—回收槽、5—导虾槽、6—挡虾板、7—圆柱形外框、8—螺旋上升轨道、9—水平圆弧槽、10—回收口、11—筛选缝、11.1—圆弧形端面、11.2—开口结构、12—小龙虾头尾定位筛选输出口、13—振动圆盘、14—小龙虾聚集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工业大学,未经湖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8417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