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静电除尘纱窗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82085.9 | 申请日: | 2020-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236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唐子然;唐尚也;段加龙;欧阳翠红;唐群委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天河区暨南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
主分类号: | E06B9/52 | 分类号: | E06B9/52;D04H1/728;D01D5/00;D01F1/10;D01F6/12;D01F6/32;D01F6/54;D04H1/548 |
代理公司: | 青岛合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64 | 代理人: | 王晓晓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静电 除尘 纱窗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静电除尘纱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聚丙烯腈粉末溶解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经60-100℃加热搅拌4-6h制备聚丙烯腈溶液;
(2)、将二氧化钛纳米粉体分散在步骤(1)中所述聚丙烯腈溶液中,经超声分散30min制备聚丙烯腈/二氧化钛前驱体溶液;
(3)、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将步骤(2)中所述聚丙烯腈/二氧化钛前驱体溶液纺在铝箔上制备聚丙烯腈/二氧化钛纤维薄膜;
(4)、将聚偏氟乙烯溶解于二甲基甲酰胺和丙酮的混合溶液中,经60-100℃加热搅拌1-2h制备聚偏氟乙烯前驱体溶液;
(5)、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将步骤(4)中所述聚偏氟乙烯前驱体溶液纺在铝箔上制备聚偏氟乙烯纤维薄膜;
(6)、将步骤(3)中所述聚丙烯腈/二氧化钛纤维薄膜和步骤(5)中所述聚偏氟乙烯纤维薄膜分别裁剪成尺寸相同的长方形薄膜,并将两个所述长方形薄膜的背面分别固定在纱窗窗框的表面,使所述长方形薄膜相对,制得静电除尘纱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除尘纱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聚丙烯腈的质量浓度为8%~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除尘纱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二氧化钛的质量浓度为0.2%~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除尘纱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静电纺丝技术采用的电压为10~15kV,喷头到铝箔的距离为100~150毫米,滚轴转速为80~100转/分钟,针头喷射速度为0.08~0.12毫米/分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除尘纱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聚偏氟乙烯的质量浓度为14%~2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除尘纱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静电纺丝技术采用的电压为7~8kV,喷头到铝箔的距离为100~150毫米,滚轴转速为80~100转/分钟,针头喷射速度为0.15~0.25毫米/分钟。
7.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静电除尘纱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静电除尘纱窗,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除尘纱窗输出的开路电压为200~900V,短路电流为5~20mA,电荷为50~350nC。
9.权利要求7所述的静电除尘纱窗在制备用于室内静电除尘装置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天河区暨南大学附属实验学校,未经广州市天河区暨南大学附属实验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8208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E06B 在建筑物、车辆、围栏或类似围绕物的开口处用的固定式或移动式闭合装置,例如,门、窗、遮帘、栅门
E06B9-00 用于开口的遮板或保护装置,带或不带有操作或固定用机构;类似构造的闭合物
E06B9-01 .安装在墙、门、窗上的格栅;与门窗一起移动的格栅;格栅式的墙,例如,回廊的栏栅
E06B9-02 .百叶窗,移动式格栅或其他安全关闭器件,例如,用于防盗
E06B9-24 .供防光,尤其是防阳光的屏帘或其他构造;为隐避或显露用的类似屏帘
E06B9-52 .防昆虫的器具,例如,防蝇纱窗;作其他用途的纱窗
E06B9-56 .用于可卷式闭合装置的操纵、导向或紧固的设施或设备;发条盒;带盒;平衡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