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三维凸轮型面实体化模型偏差补偿的型面精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80693.6 | 申请日: | 2020-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269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6 |
发明(设计)人: | 于洋;刘猛;戴彦辰;张晓东;刘碑;黑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西安动力控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404 | 分类号: | G05B19/404 |
代理公司: | 西安佩腾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6 | 代理人: | 姚敏杰 |
地址: | 710077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三维 凸轮 实体化 模型 偏差 补偿 精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零件精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三维凸轮型面实体化模型偏差补偿的型面精加工方法,1)依据三维凸轮型面实体化模型加工样件;2)检测加工样件上,多个原有检测合格点位和其对应的加工点位极的半径偏差值Δr;3)将Δr转换为矢量分量,转换得到多个新点位;4)依据多个新点位与多个原有检测合格点位重新构建三维凸轮型面的数字化模型;5)对数字化模型进行数控编程加工,得到新加工样件;6)检测新加工样件上,多个原有检测合格点位和对应的新加工点的检测结果一致。本发明可以依据计量检测结果,即三维凸轮型面极半径偏差值,对三维凸轮型面数字化模型及数控程序进行快速、准确的补偿修改,成本低,产品质量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零件精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三维凸轮型面的精加工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三维凸轮型面实体化模型偏差补偿的型面精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通用的三维凸轮型面精加工方法,是通过三维机械数字化编程软件依据其数字化模型进行加工程序的编制,随后利用五轴数控加工中心设备,选择合理的余量及切削参数对其型面进行加工。依据其计量检测结果,即三维凸轮型面的极半径偏差值判断凸轮型面是否合格。加工结论合格即可转后续工序,不合格即报废,无法依据其极半径偏差结果进行补偿及调整加工程序,精加工后凸轮型面质量不稳定,加工成本高,批次性问题频出。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三维凸轮型面实体化模型偏差补偿的精加工方法,可以依据计量检测结果,即三维凸轮型面极半径偏差值,对三维凸轮型面数字化模型及数控程序进行快速、准确的补偿修改,成本低,产品质量稳定。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三维凸轮型面实体化模型偏差补偿的精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依据三维凸轮型面实体化模型加工样件;
2)联机检测加工样件上,多个原有检测合格点位和其对应的加工点位在直角坐标系中XY投影面上的极半径偏差值Δr;
3)将检测所得到的极半径偏差值Δr转换为矢量分量,然后经转换函数转换为x、y、z值,得到多个新点位;
4)依据步骤3)得到的多个新点位与多个原有检测合格点位重新构建三维凸轮型面的数字化模型;
5)对步骤4)得到的数字化模型进行数控编程加工,得到新加工样件;
6)联机检测步骤5)所得新加工样件上,多个原有检测合格点位和对应的新加工点的检测结果,若检测结果一致,样件合格;结束加工;
若检测结果不一致,样件不合格,继续重复步骤3)~5)进行偏差补偿,直至三维凸轮型面多个原有检测合格点位和对应的新加工点的检测结果一致。
上述步骤1)的具体实现方式是:采用三维凸轮型面实体化模型编制数控加工程序,利用五轴加工中心设备进行加工样件。
上述步骤2)的具体实现方式是:利用Leitz三坐标测量检测设备联机检测加工样件上,多个原有检测合格点位的坐标(xi0、yi0、zi0)和对应的加工点位的坐标(xi1、yi1、zi1),得到原有检测合格点位的三维凸轮型面工作滚子中心轨迹点位在直角坐标系中XY投影面内的极半径偏差值ΔXi=xi1-xi0;ΔYi=yi1-yi0;i=1,2,3…n。
上述步骤3)的具体实现方式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西安动力控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航发西安动力控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806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