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轨液压锚杆钻车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76340.9 | 申请日: | 2020-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776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李钦彬;王凯;任军;李帅;宋金德;汤雨;司癸卯;张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贵重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20/00 | 分类号: | E21D20/00;E21B7/02;E21B15/00;E21D2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郭金鑫 |
地址: | 22401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轨 液压 锚杆钻车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单轨液压锚杆钻车,涉及钻孔支护设备技术领域;其包括吊轨、行走驱动装置、移动平台总成、主机平台、钻臂装置、支护装置和支撑伸缩装置;吊轨安装在巷道顶部;行走驱动装置和移动平台总成均安装在吊轨上;主机平台与移动平台总成相连接,并在移动平台总成的带动下升降;钻臂装置安装在主机平台上;支撑伸缩装置用于带动支护装置升降。本发明通过移动平台总成提升主机平台和钻臂装置后,整个车体可通过吊轨在巷道顶部移动,不占用地面空间,不受其他设备的体积影响,在与掘进机等其他设备错车时,可有效减低错车时间,提高整个掘进工艺的施工效率,且降低了巷道塌陷等事故发生的隐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钻孔支护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单轨液压锚杆钻车。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综采设备成熟以及采煤工艺日趋完善。随着能源的紧缺,我国煤炭开采步伐日益加快,这对巷道的支护作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现有煤矿及非煤矿山的巷道采掘施工中,所采用的设备包括配合使用的掘进机、液压锚杆钻车和运输机等,其中液压锚杆钻车均为地面行走形式,所以当液压锚杆钻车需要进行作业时,需要将掘进机等设备退出后,液压锚杆钻车才能够进入到作业面进行锚钻支护作业。这种形式的交叉作业会产生额外的作业时间,拖慢掘进速度,并且会导致作业面较长时间的空置形成了“空顶”现象,如果在矿井地质条件差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巷道塌陷的情况,会造成不必要的安全事故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轨液压锚杆钻车,以解决现有的液压锚杆钻车需要掘进机等设备退出后才能进行作业,产生额外的作业时间,拖慢掘进速度,易出现巷道塌陷等事故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单轨液压锚杆钻车,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单轨液压锚杆钻车,包括吊轨、行走驱动装置、移动平台总成、主机平台、钻臂装置、支护装置和支撑伸缩装置;所述吊轨安装在巷道顶部;所述行走驱动装置和所述移动平台总成均安装在所述吊轨上,所述行走驱动装置可在所述行走驱动装置的带动下在所述吊轨上行走;所述主机平台与所述移动平台总成相连接,并在所述移动平台总成的带动下升降;所述钻臂装置安装在所述主机平台上;所述支护装置和所述支撑伸缩装置均安装在所述主机平台上,所述支撑伸缩装置用于带动所述支护装置升降。
进一步的,所述行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行走架,以及安装在所述第一行走架上的第一驱动机构、驱动轮、第一滑轮和刹车机构;所述第一行走架与所述移动平台总成相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为所述驱动轮提供动力,所述刹车机构用于制动所述行走驱动装置;两个所述驱动轮分别安装在所述吊轨的两侧,所述第一滑轮安装在所述吊轨的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平台总成包括第二行走架和两个升降组件;所述第二行走架的相对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升降组件连接,第二行走架上安装有第二滑轮和第三滑轮;所述第二滑轮位于所述吊轨的顶部,两个所述第三滑轮分别位于所述吊轨两侧;所述升降组件与所述主机平台相连接,并用于带动所述主机平台升降。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平台总成还包括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二行走架两端的两个稳车组件;各所述稳车组件均包括两个稳车伸缩机构和两个第一支撑腿,两个所述稳车伸缩机构和两个所述第一支撑腿一一对应配合;两个所述稳车伸缩机构倾斜安装且对称设置,所述稳车伸缩机构下端与所述第二行走架相连接,上端连接有所述第一支撑腿。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第一升降腿、第二升降腿、第三升降腿、第一升降伸缩机构和第二升降伸缩机构;所述第一升降腿安装在所述第二行走架上,所述第二升降腿可伸缩的插装在所述第一升降腿的下端口上,所述第三升降腿可伸缩的插装在所述第二升降腿的下端口上;所述第一升降伸缩机构一端与所述第一升降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升降腿连接,以带动所述第二升降腿相对于所述第一升降腿伸缩;所述第二升降伸缩机构一端与所述第二升降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升降腿连接,以带动所述第三升降腿相对于所述第二升降腿伸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贵重工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贵重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7634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罩工艺误差修正方法
- 下一篇:聚氨酯搅拌反应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