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螺型有机小分子空穴传输材料的分子平面性增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76005.9 | 申请日: | 2020-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663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孔凡太;孙媛;彭耀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7D417/14 | 分类号: | C07D417/14;H01L51/42;H01L51/46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干桂花 |
地址: | 230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非螺型 有机 分子 空穴 传输 材料 平面性 增强 方法 | ||
1.一种非螺型有机小分子空穴传输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非螺型有机小分子空穴传输材料的结构式如式(Ⅰ)所示:
;
式(Ⅰ)
其中,R1为H;X1和X2之间存在进程分子内相互作用,X1为S、X2为F;X3为N;X4 为S。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螺型有机小分子空穴传输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式(Ⅱ)所示化合物、4-硼酸酯-4',4'-二甲氧基三苯胺、碱液和乙醇加入反应溶剂中,在惰性气氛保护和钯催化剂作用下,回流进行铃木偶联反应,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萃取,过柱,重结晶,得到式(Ⅰ)所示的非螺型有机小分子空穴传输材料;
式(Ⅱ)
所述R1选自H、X1和X2之间存在进程分子内相互作用,X1为S、X2为F;X3选自N;X4选自S;
所述反应溶剂为二甲基甲酰胺或四氢呋喃;钯催化剂为醋酸钯、双三苯基磷二氯化钯、四(三苯基膦)钯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所述碱液为碳酸钾、磷酸钾、叔丁醇钾、碳酸钠、叔丁醇钠、氢氧化钠中的一种的水溶液,所述碱液浓度为1-2mol/L。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螺型有机小分子空穴传输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式(Ⅱ)化合物、4-硼酸酯-4',4'-二甲氧基三苯胺、四(三苯基膦)钯和碱的物质的量比为1:2-3:0.05-0.1:2-2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螺型有机小分子空穴传输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铃木偶联反应的回流温度为70-130℃,回流时间为24-36小时。
5.一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及依次设置在基板上的阴极层、电子传输层、光吸收层、空穴传输层和阳极层,所述空穴传输层至少包括一种采用权1-4任一项所述非螺型有机小分子空穴传输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7600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