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泵送抗渗超缓凝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74082.0 | 申请日: | 2020-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582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陈水金;王建军;刘霞光;李兴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口海岛混凝土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C04B16/06;C04B111/2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71100 海南***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泵送抗渗超 缓凝 混凝土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泵送抗渗超缓凝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份含量:水泥:200‑300份;砂:1000‑1500份;石:700‑1000份;PET纤维:1‑10份;减水剂:1.5‑3.2份;水:100‑200份;缓凝剂:10‑20份;PET纤维作为性能补充材料,相互配合,有助于混凝土性能的提升,减水剂可有效改善混凝土和易性、流动性,混凝土结构改善,强度提高,在保持混凝土强度不变时也可节约大量水泥,缓凝剂不仅能够让新拌混凝土保持良好的坍落度和流动度,还有效延长水泥的水化硬化时间,使新拌混凝土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塑性,调节新拌混凝土的凝结时间,从而有效控制施工缝,同时,还能使其不受外界温度的影响,确保施工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泵送抗渗超缓凝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普通混凝土指以水泥为主要胶凝材料,与水、砂、石子,必要时掺入化学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按适当比例配合,经过均匀搅拌、密实成型及养护硬化而成的人造石材。混凝土主要划分为两个阶段与状态:凝结硬化前的塑性状态,即新拌混凝土或混凝土拌合物;硬化之后的坚硬状态,即硬化混凝土或混凝土。混凝土强度等级是以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划分,中国普通混凝土强度等级划分为14级: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C65、C70、C75及C80。
现有的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其凝结的时间较短,将难以控制施工缝(因设计要求或施工需要分段浇筑而在先、后浇筑的混凝土之间所形成的接缝),进而影响施工效果;另外,在温度较高的夏季,混凝土极易受到外界温度的影响,混凝土在输送过程受到温度的影响后,可能出现预凝的情况,在施工过程凝结的时间会进一步缩短,从而极大地影响后续的施工质量。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泵送抗渗超缓凝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泵送抗渗超缓凝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能够有效延缓混凝土凝结的时间,不仅能够有效控制施工缝,而且,还能使其不受外界温度的影响,确保施工质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泵送抗渗超缓凝混凝土,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份含量:
水泥:200-300份;
砂:1000-1500份;
石:700-1000份;
PET纤维:1-10份;
减水剂:1.5-3.2份;
水:100-200份;
缓凝剂:10-20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PET纤维作为性能补充材料,相互配合,有助于混凝土性能的提升,减水剂可有效改善混凝土和易性、流动性,混凝土结构改善,强度提高,在保持混凝土强度不变时也可节约大量水泥,缓凝剂不仅能够让新拌混凝土保持良好的坍落度和流动度,还有效延长水泥的水化硬化时间,使新拌混凝土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塑性,从而调节新拌混凝土的凝结时间。
进一步的,所述的混凝土混合料的进一步优化配方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份含量:
水泥:220-280份;
砂:1100-1400份;
石:750-950份;
PET纤维:3-8份;
减水剂:1.8-2.9份;
水:120-180份;
缓凝剂:12-18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口海岛混凝土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海口海岛混凝土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740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散热器U形管智能焊接设备
- 下一篇:一种电子元件烘烤机用脱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