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发酵生产L-高丝氨酸的菌株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70812.X | 申请日: | 2020-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802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张莎莎;吴蕴;史鲁秋;苏桂珍;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华狮新材料有限公司;南京盛德生物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21 | 分类号: | C12N1/21;C12N15/70;C12P13/06;C12R1/19 |
代理公司: | 江苏舜点律师事务所 32319 | 代理人: | 洪黎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发酵 生产 丝氨酸 菌株 及其 构建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发酵生产L‑高丝氨酸菌株,其特征在于,该菌株为突变型大肠杆菌重组工程菌株11‑A,于2020年10月23日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20947。本发明通过代谢工程的方法,构建出能发酵生产高浓度L‑高丝氨酸的大肠杆菌CGMCC No.20947,利用该菌株发酵生产L‑高丝氨酸的产量高达97.45g/L,适合工业化生产L‑高丝氨酸。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发酵生产L-高丝氨酸的菌株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L-高丝氨酸是一种天然存在的非必需氨基酸,可用作生产许多重要化合物,例如蛋氨酸、苏氨酸、γ-丁内酯等。同时,L-高丝氨酸也作为重要的含硫化合物的前体,例如 L-蛋氨酸及S-腺苷甲硫氨酸等共有中间体而存在于很多物种中。基于L-高丝氨酸具有的L-型-α氨基酸基本骨架且其γ-羟基具有多样性的化学活性,因而作为重要的功能性氨基酸,L-高丝氨酸及其衍生物作为医药中间体在药物学、生理学等方面有重要应用前景。
目前,国内外生产L-高丝氨酸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化学法;(2)化学手性拆分法;(3)生物法。化学法合成L-高丝氨酸主要是采用成本较昂贵的L-蛋氨酸为原料,并使用具有严重生物毒性的碘甲烷或溴甲烷作为甲基化试剂,经亲核进攻以保护氨基,再在弱碱性条件下水解得到产物。该方法不仅成本高,并且需要使用碘化物、生成硫化物,对环境不友好;化学手性拆分法是利用混旋的高丝氨酸与手性试剂反应后,会形成非对应异构体的性质差异,由此分离出L-高丝氨酸。该方法产率低,试剂成本高且需使用大量有机溶剂,对环境有较大污染威胁;生物法目前主要包括生物酶法及发酵法两种方式。其中常见报导的是生物酶法,其工艺是利用丙酮酸和甲醛在缩醛酶和L- 氨基酸脱氢酶的共同作用下生成氨基酸高丝氨酸。该工艺主要问题仍然是成本高,需要使用有毒原料甲醛和甲酸,并需使用价格昂贵的辅酶等。而微生物发酵法具有成本低、条件温和、环境污染少等诸多优点,近年来已经成为生产各类氨基酸的首选工艺。但是,由于高丝氨酸对于细菌生长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L-高丝氨酸的直接发酵生产具有挑战性。综合上述,这三种方法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了L-高丝氨酸的产率和产量。虽然高丝氨酸具有极其重要的经济价值,但目前提取L-高丝氨酸的工艺复杂,副产物多,成本高,产量低,仍没有找到合适的方式大规模工业化生产L-高丝氨酸。基于以上,提供一种能够高效发酵生产L-高丝氨酸的菌株及其构建方法对提高L-高丝氨酸的产量并且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高效发酵生产L-高丝氨酸的菌株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通过基因工程构建高产L-高丝氨酸的菌株,能够明显提高菌种密度和生产强度,同时采用无机盐培养基进行发酵培养,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生产过程更加绿色环保,市场竞争优势明显。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高效发酵生产L-高丝氨酸菌株,该菌株为大肠埃希氏菌 (Escherichia coli),株号11-A,于2020年10月23日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20947。
保藏单位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华狮新材料有限公司;南京盛德生物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华狮新材料有限公司;南京盛德生物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7081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